有教無類 以愛教化 設立短片頻道 寓學習於生活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專業27期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 許詩蘊老師 優秀教師

「每個孩子都有其花期,他們各有不同的色彩、花紋和香味——不論哪種花朵,他們早晚終將盛放。」許詩蘊老師在教育生涯首年便遇上改寫她教育信念的自閉症學生,引導她走進自閉症孩子的世界,明白對方的想法和學習難點,並設計不同教材,自發拍攝英文短片以激發其學習興趣。學生在其悉心教導下,順利畢業踏入人生新歷程。許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學態度亦得到學界肯定,獲選為優秀教師。

以讚賞強化良好行為 設「提示卡」倡情緒管理

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或許在其他人眼中已「輸在起跑線上」,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缺乏能力,沒有個人所長,相反若然父母師長能在他們的跑道上給予鼓勵和支持,他們一樣能跑得更遠,甚至突破自我。許老師為此翻閱專書,以了解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特徵和學習特點,希望透過適切的教學支援,協助患有自閉症的同學建立積極學習的態度,進一步融入校園生活。

「患有自閉症的學生剛升上小學,他們的理解、表達、社交和情緒管理都相對較弱,故此為其特意制訂個人學習目標,並設計『與小天使同行學習計劃』,希望能夠轉移他們對新環境的焦慮與不安。」透過課堂的觀察,許老師了解到自閉症孩子雖較難理解周遭環境對他們的要求,卻有極佳的視覺接收及記憶能力,故此她設計了「提示卡」,透過視覺提示來幫助同學了解課堂規則,接收、理解、處理和記憶訊息。她所設計的「提示卡」色彩繽紛,圖文並茂,當中涵蓋了三個範疇,包括「情緒篇」、「溝通篇」及「課堂篇」,以此作為視覺策略,協助患有自閉症的學生處理情緒,同時亦希望同學透過朗讀提示卡上的簡單字句,加強個人語言的表達能力。

學習源於生活 啟發學生潛能

在課堂教學上,許老師刻意將英文科融入生活化元素,並以具體化的教學方式把學習過程細化,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度。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專注力較弱,在課堂上往往無法全程專注課堂內容,故此她嘗試把學習融入生活當中,將課本上每一個英文文法單元轉換為一段段生動有趣的教學短片,並上載到個人網上英語學習頻道「Miss Hui Learning Channel」當中,透過視覺策略來輔助患有自閉症的學生,理解英語文法中的邏輯。

「語文學習離不開閱讀,故此我會拍攝一些中、英文故事分享短片,以及創作有關環保、平等共融等的兒歌和故事,以培育學生的閱讀興趣,並透過德育故事讓孩子明白美德的重要性。」許老師亦會推薦學生參加香港學校朗誦節的英文獨誦比賽,並通過特別的訓練計劃,為其提供個別化指導和訓練,採用「小步子」的學習模式,加強重複訓練以提升同學的朗誦表現。此外,為了讓學生預先感受和熟習當天的比賽情況及情緒,減低對比賽的焦慮和不安,許老師特意設立「模擬英文獨誦比賽」,安排學生站在早會的講台上表演,從中建立自信,成為學習路上自信的「大贏家」。

利用「社交短句」 主動建立純真友誼

自閉症學生在社交溝通方面會有較大的困難,許老師會刻意安排不同學生輪流坐到患有自閉症學生的旁邊,讓班上每位同學也有與其接觸的機會,從而加深其他學生對自閉症的認識,教導同學認識及接納個體差異,並建立照顧他人的美德,從而實踐共融教育。與此同時,許老師亦教導該學生簡單的社交短句,讓其嘗試主動建立個人社交圈子。「每當班上有同學生日的時候,我會引導該名學生向生日的同學表示祝賀並繪畫生日卡送贈對方,讓他明白與人建立友誼的竅門。後來,他學會主動與同學聊天,並結交了不少朋友,甚至和班上每一位同學打成一片。」

許老師積極與學生建立互信關係,希望成為孩子在學校中的避風港,為了繼續成為同學的「小樹洞」,即便在沒有任教該名學生的情況下,每天小息仍相約在操場見面,分享彼此每天的生活點滴和趣事,從而了解其內心世界,亦讓他明白主動表達個人感受的重要性。

即使在獲得家長與教育局的嘉許信,肯定教育工作的貢獻後,許老師仍然毋忘初衷,持續創作有關自閉症的作品,包括畫作、故事及藝術作品,並上載到頻道中,讓更多人了解自閉症孩子的世界,提升社會大眾對融合教育的關注及對 SEN 學生的了解。

許詩蘊老師

以讚賞強化良好行為「Miss Hui Learning Channel」社交短句與學生建立友誼啟發學生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