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學習活動 鞏固學生感官描寫技巧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24期 陳美玲 多感官描寫法 自主學習隨着學生成長,寫作能力對他們的學業成就影響也越大,然而大部分學生對於寫作並不熱衷,導致他們未能於小學階段奠定穩固的寫作基礎。陳美玲老師指出,學生對寫作的態度和信念會影響他們的寫作表現,因此設計了多元學習策略,透過有系統的課堂設計,讓學生活用多感官描寫法,助他們發掘寫作的樂趣。
活用過去獲獎經驗 發展終身學習能力
教育局近年非常強調自主學習的概念,期望學校能夠培育學生主動分析自身的學習需要、策劃學習目標,從而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現時大部份學校都把自主學習的重點放於預習部份,如讓學生先閱讀文章,再回答表層問題,或就文章內容自擬問題等,方式較為單一,亦較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陳老師特意安排學習影片,以更生活化的例子引導學生思考,同時培養他們預習及複習的習慣。「在2019年,我曾參與『教壇新秀微教學短片比賽』,並獲得銅獎,而該次經驗啟發了我,讓我知道如何活用網上學習平台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並藉此創造更多課堂時間進行活動。」另外,陳老師掌握YouTube自動播放相聯短片的特性,讓學生在課餘時間學習更多額外的知識點。
為了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及運用多感官描寫法及不同的描寫角度,從而對景物進行描寫,陳老師親自到單車館進行拍攝,讓學生就着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及味覺記錄短句或形容詞,作預習任務之用。「我在檢視後亦會挑選部分學生作品於課堂進行講解,當中包括形容詞錯配、佳詞應用、佳句分享等,進一步強化他們的知識點。而且由於學生需要立刻思考答案中做得好及需要改善的地方,無形中亦鍛鍊了他們的即時分析與組織能力。」
三層架構實踐寫作 強調生生互動
在輸入足夠的詞彙量及鞏固修辭表達的認知後,便進入輸出實踐的階段。陳老師將課堂分成三個層次,分別是:句子速寫、小組合作及組與組之間互相批改。「每當我教授不同的句式及修辭時,我都會安排學生隨堂進行速寫造句,鼓勵他們放膽寫作,鞏固所學。」陳老師非常重視給予學生挑戰的空間,讓他們從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建立勇氣及自信,從中不斷完善,打破自我局限。
除此以外,陳老師認為,良好的生生互動亦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效能。「透過異質分組方式,學生在合作寫作的過程中可以互相激發創意。例如某些學生比較擅長運用比喻時,便能引導其他同學在撰寫句子時融入比喻手法,逐步累積文感。與此同時,學生在過程中能夠進行自我檢視,建立檢查文句的習慣,慢慢改善自身寫作上的不足。」
自創「作文創意七招」 克服教學難點
教授寫作是大部分中文科老師的教學難點,畢竟寫作講求對遣詞造句的感性認知及對邏輯結構的理性整合,小學生通常難以活用修辭,導致文章大多流於片面。因此陳老師將Scamper創意思維模式融入寫作教學,創作出「作文創意七招」,幫助學生通過有系統的思維模式整合中文科知識,主動完善自己的創作,並透過不斷重複應用自然而然地將知識內化。
「Scamper是常識科在四年級會教授的思維模式,透過七個切入點助學生突破創意界限。其中我發現這套思考模式能夠與寫作的選材、詳略分佈、各項句式、修辭等互相對應,給予學生具體的方向修改文句。」透過跨學科知識的互用,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後都能夠正確運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完善自己的作品,成效非常顯著。
重視課堂參與度 燃點學生學習興趣
隨着教育改革,由傳統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漸漸發展成「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強調營造多元學習情境,陳老師對此亦深以為然。「不同的學習經歷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提升教室的互動。而且當學生擁有更多自主權時,可增強他們對學習的擁有感,並成為自主學習的誘因。」而且,陳老師深諳,預習的目的不單是釋放課時及幫助學生備課,更應該誘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着「期望」和「問題」來到課室;老師亦應該設計有趣且具深度的學習活動,以回應學生對學習的期待。
優化電子教學技巧 提升教與學效能
教學實力再次備受肯定,陳老師並未止步於此,而是繼續發展多元教學法,提高教學方案設計的質量,啟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優秀教師選舉』為教育工作者建構了一個優秀的平台,讓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教學心得,並就教學難點互相切磋交流。」
「考慮到結合面授課堂與電子學習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已成趨勢,我希望能夠繼續優化自身的電子教學技巧,使得電子教學成效能夠達至面授課程的水平。」陳老師期望藉着研討及分享會,將自己的點滴經驗與同業分享,互勉砥礪,共同探索未來教學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