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育人 支援自閉症孩子 向境外推展 由香港走向世界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92期 特殊教育 自閉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擁有獨特的潛能,只需提供適當的支援和輔助,能夠幫助他們克服學習障礙,發揮自己的才能。林家儀校長自大學畢業後已投身特殊教育界,極具前線教學經驗,尤其是自閉症範疇,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探索如何更好地支援自閉症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深入了解自閉症學生的獨特需求,透過各種教學策略和輔助技術引導學生克服困難,激發他們的潛能。她表示:「由於特殊學校自閉症的學生愈來愈多,不論是學生還是家庭,對於自閉症譜系亦需要更多的了解及支援。」因此,多年來,林校長一直透過不同的方式大力推動支援自閉症範疇發展,希望真真切切地幫助自閉症學生及其家長。
推動自閉症教育發展 學習支援計劃廣受嘉許
林校長多年來致力推動自閉症教育的發展,對社會、學生及其家庭都帶來了切實的幫助,無疑為整個自閉症教育領域帶來啟發和貢獻,因此受到政府與社區的認同和嘉許,今年更榮獲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早於 2005 年,林校長已開始為自閉症學生發展個別化學習計劃,憑藉「人人都有 IEP」及「自閉症兒童音樂教學計劃」兩個項目,連續兩年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2019 年,林校長主導開展「自閉症創科應用終身支援計劃」( 簡稱「A.U.T.I.S.M.」),並擔任項目總監一職,計劃利用創新的方法支援由 1-50 歲自閉症譜系人士的全人發展。A.U.T.I.S.M. 亦廣受肯定,獲頒第五屆「ESG 領先企業」社區項目大獎,以肯定讓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及其家人可以投入社會及生活,達至社會共融的成果。
善用慈善基金撥款 惠及學校及社區
學校獲得「中銀香港百年華誕慈善計劃」資助,聯同香港中文大學於 2021 年開展「自閉症創科應用終身支援計劃」,提供個別化專業治療方案及引進人工智能社交溝通訓練,支援自閉症人士及其家庭。林校長希望透過該筆撥款,能夠幫助學生、家庭及社會三個層面。「學生的個人能力提升,便能夠擁有更優質的生活;小朋友獲得幫助後,父母也能騰出更多時間,令家庭的氛圍也更和洽;而當社會人士更了解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能力及需要,整個社會也會更和諧。」朝着這三方面的目標,校方設計不同的活動重點,展開不同的計劃。
林校長表示:「三年走過來,我們非常感恩有很多同行的伙伴,他們當中有私營企業,也有政府機構、非牟利組織,甚至是社會人士,對我們予以認同並攜手同行。在過程中集合多人的力量,配合社會的變化與需要,以及普羅大眾的渴求與期待,將活動的範圍愈做愈大。」建基於中銀撥款的研究項目,學校得以有足夠的資源,可以為學生做得更多、更深、更廣。時至今日,除了有直接治療項目(Direct Service) 外,亦衍生了不同的計劃。例如與大學展開合作,進行共同研究,找出幫助自閉症學生學得更好的方法、優化治療項目,提升效果。「特殊教育並不單是照顧孩子,而是需要學術理論、大數據、資源等去支持,去驗證效果。教育亦需要廣泛,才能夠推展到社會向個層面。」
幫助孩子發揮潛能 表示認同及鼓勵
每一個學生都有其優點,自閉症的孩子也不例外,有着不少的天賦潛能,因此學校推出一系列音體藝活動。例如近年,學校致力推動 M.A.S.S.(M音樂、A 視藝、S 體育及 S 科技創意 ),成立了一隊由中度智障及部分兼有自閉症譜系學生組成的足球隊,並安排他們參與「聖道學校 x 阿仙奴 ( 香港 )足球學校」足球邀請賽,讓孩子在發揮體育天賦的同時,更能夠幫助他們建立運動習慣,並訓練專注力、毅力以及團隊協作等能力。早前,學校又聯同A.U.T.I.S.M. 等團體舉辦「躍進未來」嘉年華,當中設有音樂及跳繩表演,並設有畫展、市集及攤位,給予自閉症孩子一個發揮才華的舞台,展現自己的無限可能。此外,學校更為在繪畫上有才華的自閉症孩子,舉辦 NFT 拍賣活動,展示他們的優秀作品,對他們的能力表示認同和讚賞。
內地推展、互利共贏 幫助更多自閉症孩子
中銀撥款的研究項目更衍生出聯繫國內的拓展計劃。林校長指出:「內地十四五規劃力推特殊教育,其實內地在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方面投放了不少資源。教師團隊、社會教育、學校體系、課程、家長教育、評估等方面,都是內地想提升的發展短板,以建構健全的特殊教育體系。互利共贏是推動對自閉症支援的最佳方案,而拓展至內地、互相交流正正能夠達至雙贏的效果。」一直以來,香港投放不少資源發展自閉症的計劃和服務,不斷累積教學方法、師資培訓的經驗;而國內則有豐富人脈資源,便於收集數據進行研究,雙方可以互相學習。當自閉症的孩子長大後,他們除了香港外,也可以選擇在大灣區繼續生活。
因此在數月前,林校長走出香港,在國內成立了「孤獨症教育發展聯盟」,並善用教育局給予的姊妹學校津貼,與內地兩所學校締結為姊妹學校。透過姊妹學校的人脈與資源,連結了國內 15 間機構及特殊學校,例如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等,進行就自閉症(即「孤獨症」)支援方面更深入的合作。本年 5 月 25 日,合作機構更藉着中銀撥款的研究項目到港出席會議進行交流,聯合兩地在自閉症方面的專業人士,強化國內對自閉症的認識,以及在師資培訓、家長教育、社會教育方面推進高質量的發展,標誌着內地與香港在自閉症教育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惠及更多兒童。
擴闊教育聯盟發展藍圖 開展東南亞 SEA-STAR 計劃
繼聯繫國內之後,林校長未來希望能夠擴大「孤獨症教育發展聯盟」發展藍圖,將目光放到東南亞地區,建立「東南亞自閉症潛能發展網絡」( 簡 稱「SEA-STAR」。「STAR」指的是強化(Strengthening)、才華 (Talent) 及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補救與拓展(ASD Remedies)。林校長解釋指:「自閉症的譜系較闊,當中包括不同的範疇,部分小朋友其實擁有過人的天賦,只是在溝通、社交上存在困難,而旁人不知道該如何與他們溝通。但其實他們在視藝、音樂、體育等方面皆有過人的天賦,有能力成為畫家、音樂家等,在事業上創出一番成就,這些能力不論去到哪一個國家都有成功的潛質。」
「SEA-STAR」所做的,正是幫助東南亞地區的自閉症孩子拓展潛能,使他們的視、音、體潛能得到發揮。林校長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取得聯繫,並獲得足夠資源,將來能夠推出東南亞自閉症音樂會、運動會、畫展,甚至是去不同的國家,拓闊孩子的視野,讓社會認識到自閉症孩子的才能,他們能靠自己的能力自力更新。」
推動師資培訓與家長教育
師資培訓及家長教育是推動支援自閉症範疇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局一直投放很多資源用於師資培訓,而香港的特殊學校設有各種專責人員,包括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教育心理學家及社工等,各司其職確保教育質素。然而,內地則略有不同,香港的經驗能夠成為在內地推動師資培訓的參考。「孤獨症教育發展聯盟」現正探討自閉症支援的專業運作與應用,在師資培訓方面,初步會進行深度交流,以及主題式探討,就着實踐為本的方法,分享如何在課堂中應用。
林校長表示:「我們有理論、數據、案例、經驗,能夠令到國內的老師了解如何更好推行特殊教育,他們也能夠自行研發、探討,甚至調整相關教學方法。而兩地也可以互相交流,以建構整個特殊教育的服務體系。」在家長教育方面,如何讓內地的家長接受、參與以及評估,把握孩子的黃金治療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林校長坦言,這些基礎事項,香港早在二、三十年前已推展。數十年間,政府投入了大量資源,令到學校實踐得更好,並善用這些資源,使之轉化為可以用於內地,用於亞洲區的實踐方法。
沉浸式教學 強項補足弱項
林校長指一個學習的元素就是要先識別問題,繼而辨認出問題所在,然後應用。她主張利用科技給予孩子更多的學習體驗,例如使用沉浸式教學,讓孩子親歷其境,從而累積不同的「經驗」。林校長形容之為一種「綵排」,「自閉症孩子的行為有一套既定程序,是可預測的,但弱項是未知的變化。這個方法便是利用他們的強項,補足他們的弱項。讓同學擴闊學習經歷後,能夠識別、辨認,然後轉移用於不同的場景。」
善用科技系統 監測計劃成效
林校長與大學進行研究,藉此了解到大學收集數據的方式,結合她多年以來從事教育的經驗,推出以機械人教導自閉症孩子溝通技巧的方法,讓孩子內化後應用於人際溝通。未來,林校長計劃安排狗狗進入課室與孩子一同上課。「自閉症孩子害怕見人,但比之機械人,狗狗更有溫度,令孩子的情緒穩定,提升他們溝通的動機。」
因此,她希望設計一個人工智能系統,利用儀器監測老師、學生和小狗上課的情況,從中收集數據,了解孩子的專注度與測試計劃的成效,甚至可以將系統規模化,代入不同的場景。「科技不單止能幫助學生學習,層面並不局限於電子設備,更在於系統收集數據,驗證成效。在過程中,老師、學生都有所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