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
溫柔的力量:閱讀經典,與小孩一同以文本感受文化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案分享 教育傳媒 閱讀 詩歌 中華文化

每天,我們都在經歷文化。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發現到,就當它不存在。它們藏在平常日子裏,宛如無形,中華文化經過千百年的淬煉,它遺傳在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當中。

  我們教小孩吃飯,舉箸置匙,還要求端碗,這是餐桌禮儀。如果問小朋友,碗裏熱湯燙手怎麼辦?誰都會回答:「要端碗底的圈嘛!」沒錯,孩子你知道嗎?這叫圈足。我們只要多走一步,翻開圖書,還可以順道和孩子遊覽一趟食具文化的風景,圖文並茂。中國人的鍋怎麼長這樣?筷子長七寸六分,一頭圓一頭方,究竟隱藏了什麼秘密?家裏有套青花茶碗,來自瓷都景德鎮……看似遙遠的傳統文化,其實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生命裏,只差我們有沒有存一份精細的心情,陪着孩子去發現它、欣賞它。

  我們要帶孩子閱讀經典,回到文本,感受文化。當中,我首選琅琅上口的詩歌。詩是最精煉的語言,最精緻的文學。經歷千年的淘洗,唐詩宋詞為我們留下多少成語典故、文化符號?這都是菁華,是孩子應該吸收的文化營養。

  林語堂說:「(詩歌)教會了中國人一種生活觀念,給予他們一種悲天憫人的意識,使他們對大自然寄予深情,用一種藝術的眼光看待人生。」換言之,讀詩歌是情感教育,縱使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唯有情是古今相通的,既然相通就能讀懂。讀杜甫詩,能讀到社會關懷。我們讀到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就想告訴孩子,只要仍然活着,一切都還有可能!詩歌能療癒人們心靈的創痛,讀到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瀟灑豪邁,就有大步大步地走過去,披荊斬棘的勇氣。看到蘇軾的月亮,我們知道「人有悲歡離合」,那是一種豁達的情懷,是中國古代知識份子特製的「心靈雞湯」。

  有人問:經典艱深嗎?有用嗎?艱深的並非詩句本身,而是人生。朱自清說:「經典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文化是比實用更深的東西。」人生這麼艱難,更要將這些瑰寶交給孩子,待他們到了生命的中某個時刻,足以溫暖他的心,陪伴他勇敢前行。

  讓下一代浸潤在中華文化當中,以幾千年的智慧積累,滋養出底蘊和氣韻,那好比給他們一支錨,使他們將來在闖蕩世界的路上、漂泊在生命的浪潮中,仍能覓到心安歸處。帶領孩子閱讀歷史、文化和經典,探索饒有趣味的入門路徑,是文化的傳承,是真正的立人。文化的基因,應該流淌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裏,蟄伏在我們的靈魂裏,只消我們輕輕地,用最溫柔的方法,把它喚醒。

倫雅文老師
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
圖書館主任
香港學校圖書館主麽協會理事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圖書館及資訊學兼任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