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新校長 學界後浪 創出教育新動(18期)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專家分享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新任校長 支援新校長 皇仁舊生會中學 許建業校長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葉億兆校長 天主教領島學校 李安迪校長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呂恒森校長 棉紡會中學 黃定康校長 香港教育大學 教育創新領導計劃 曾永康博士 教聯會 教育專業第18期

 時代變更,人事更替,近年不少新校長上任,形成一股新動力。校長作為學校的領頭人,其領導直接影響學校發展方向。校長若能作出明確而具前瞻性的導航,學校行政效能和教學質素亦會有所提升。所以,當校長新上任後,教育局會提供課程予新校長,協助他們適應新崗位,期望各位新校長能發揮所長。然而近年社會動盪加上疫情,由停課到復課再到長期防疫,重重挑戰前所未遇。固有的新校長課程,能否啟發新校長應對全新挑戰?今期《教育專業》請來 4 位新任校長和 2 位支援新校長的學界前輩,齊齊分享大時代下新任校長的感悟。

 

 

加入校長會 提供更到位支援
新任校長——皇仁舊生會中學 許建業校長
  皇仁舊生會中學許建業校長表示,新入職校長課程內容比較着重理念及實務性,除了課堂外,亦有至少一次自行安排的學校參觀,令大家可以互相觀摩,讓一班新校長更容易混熟。許校長完成了首兩年的新校長課程,他說︰「教育局所給予的支援往往只是給予大方向或指引,只希望校長跟隨。由於校情不同且獨特,不可能每間學校都跟隨同一樣的指引。所以,我覺得最強的即時支援是各區的校長會,因為大家會互相分享教育局最新資訊,互相提點,我們便可在校內作相關安排。」
  許校長記得最近政府有一項新指引發給學校,須要填寫申請表,有同區校長便填好一份讓大家作參考,並給予填表提示,省下了大家不少時間,並於疫情期間,互相分享防疫資訊等。香港有不同種類的校長會,提供不同的專業發展講座、分享會、甚至支援熱線,並讓同類型的校長可以互相交流及支援,所以這些專業發展活動可能更能提供更到位的支援。

主動參與 裝備自己
新任校長——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葉億兆校長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校長葉億兆在艱難時期接棒,不諱言過去兩年出現很多突發事件,使學校難以獨善其身。作為校長,他認為需要時刻與團隊保持良好溝通,居安思危並及早部署。儘管面對眾多挑戰,葉校長依然抱持「辦法總比困難多」的信念,深信「每一代校長都在挑戰中成長」,從縮班、殺校等不同的難題中走過來。至於教育局統籌的新校長入職課程,自然亦幫助葉校長有更多成長與反思。
  現時新任校長必修的 3 年入職課程,內容除涵蓋校長及教師的職業發展、學校財務、行政管理、人事、學與教、學生支援 6 大範疇外,會按主題加入前線校長的分享。葉校長認為規章指引清晰,課程理論與靈活實踐兼備。此外,課程安排 5 名新任校長組成一個學習圈,由一名資深校長帶領,針對特定主題討論。葉校長一組重點關心如何領導團隊迎接新常態,透過校長之間互相探訪,了解各組員學校的處事方法,校長間的人際網亦因此加強。「儘管社會狀況及疫情無先例可循,但藉着互相參考做法,聽取資深校長的意見,新任校長可按校情調整。」課程並設有具啟發性的專題講座,例如邀請業界人士介紹科創發展,讓校長們反思新時代的教育趨勢。
  另一方面,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每年會為新任校長舉辦分享會,邀請資深校長交流工作點滴。近年大學校友會流行設立校長通訊群組,有利交流最新消息。不過,葉校長同意不少單位的研討活動,未必只針對新任校長,所以校長們必須主動參與,以裝備自己。他又說,自上任後更深切地感受到校長一職任重道遠,在新常態下更要注入創意及引領方向。他補充:「作為領導多厲害都好,在現今世代無辦法獨力處理好所有校務,因此需要好的團隊互助及補位,才得以令學校有更好的發展。」

 

不只是管理層 更是領導者
新任校長——天主教領島學校 李安迪校長

  世界變得快,校長的崗位也要有極佳的反應,才能回應世界變遷。天主教領島學校李安迪校長指,現時新任校長的決策力十分重要︰「即使資深的校長也未曾經歷過如此艱難的時期,長年的防疫和網課,決策要迅速果斷,一旦慢了便會失去機遇,例如疫情稍一緩和,必須當機立斷舉行考試,否則一拖再拖,對師生皆是煎熬。」李校長特別提到,時下新校長特別需要具備「膽識」,審時度勢後,勇於跨出應跨、而沒有人敢跨的那一步,就是領導者應有的冒險精神。
  「冒險不代表莽撞,單純地因為世界運作的方式已經改變了,無法完全參照舊有模式。看看世界經濟論
壇所提及的 10 種未來大熱職業,現有教育制度下的課程,如何能配合社會發展?畢竟學界跟商業社會之間有落差,身為校長便需要更貼地去了解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繼而培育出學生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雖然李校長傾向冒險和創新,但亦十分重視前人經驗,他說︰「每每有重大決策,我都必定會跟富經驗的前輩取經,再揉合前人經驗與自身想法,平衡各方利益才作出最後定案。」
  李校長認為領導者與管理層之間的差別,就是管理層可能只需要遵循固有的指引做事,領導者不僅需要別具見識和眼光,更需要懂得以目標和理念,引領老師一起同行,省下很多「管理」的時間,於是便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和時間在學校發展之上,顯得更有效率。
  問到學界對新校長支援是否足夠時,李校長認為十分充裕︰「由於疫情關係,有些新校長課程的課堂以
Google Class 形式進行,大家都覺得很好。一來新校長需要多點時間留校與主任和副校多作交流,才能緊貼學校現況,Google Class 形式下,校長可以更容易分配時間;二來若想更深入了解某個課題,可以重覆觀看甚或自行尋找更多相關資料。」他認為,若果新任校長課程可以以自選形式,自組需要的課程組合,則更為理想。

熟悉行政程序 迅速回應社會變化
新任校長——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呂恒森校長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呂恒森校長坦言,升任校長前已有心理準備,知道校長的職位需要處理很多行政管理的事務,然而真正上任後,工作量比想像中來得更多。呂校長指自己個性比較急,因此行動力亦強,正配合現時急速變遷的社會需要。他說︰「疫情突然而來,面對以網課開學,加上我是空降校長,家長和學生可能需要更多資訊了解我這位校長和學校安排。幸得學校團隊的配合,極速以小組形式安排了 18 場家長會,讓家長得到所需資訊。」另外,呂校長亦在學期之初做了一個全校性的調查,了解學生如何上網課。從調查得知有些學生因為經濟原因,過去只能使用手提電話上網課。呂校長亦加緊資源調撥,儘快讓學生可以得到合適網課的裝置。呂校長說︰「始終學生仍在發育階段,使用手提電話長期上網課,可能會影響視力。加上電話螢光幕太小了,學生亦難以專注在課堂上。」由此可見,呂校長懂得為學生尋找資源,同時亦相當熟識行政流程,讓學生有所得益。
  在新任校長課程內,呂校長認識到一班同是校長的專業圈子,可以作專業交流,加上呂校長為佛聯會學校服務,佛聯會之間13 間學校會亦會互相分享近況,無論是心理上還是具體上,都得到十分充足的支援。呂校長說︰「一如前面提及,我是空降的校長,需要更多時間了解校情、團隊、學生等等,加上辦學團體的理念,需要全部融和在一起。更有趣的是閱讀文件和真正踏進校園,後者感受更深,因為接觸師生大家會傾談,自然有更透切的了解和感受。」呂校長指,沈香林跟他以往服務的學校校情都有獨特性,更讓他更深體會何謂教育:「校長當然是一個主導的角色,但亦需要有同行者。幸運地校內老師能夠成為同行者,讓自己的一些想法能夠付諸實行,能夠在互相扶持下的工作環境,學校自然有更好的發展。」

時代變 增挑戰 新任校長培訓重實戰
支援新任校長——棉紡會中學 黃定康校長
  教育需要與時並進,學校面對新常態,更考驗校長領導學校迎接挑戰的能力。由教育局統籌的新任校長入職課程,過去一直為新任校長提供廣泛而系統性的培
訓。有份擔任導師的棉紡會中學校長黃定康表示,因應社會變化,課程加強實戰案例分享,向新任校長傳授危機處理、應對傳媒、人事管理等經驗。
  黃校長形容,我們身處一個「後現代」的時代,十分重視自我價值和自我感覺,對與錯的界線亦漸趨模糊。有時候稍欠經驗的新校長,對同事作出善意提醒,
反而會引發危機。此外,社會步伐急速,校長常常要在短時間內作出回應和判斷。黃校長笑着說︰「WhatsApp只要半小時內沒有回覆,就會收到催促。」處事不僅需要有效率,校長同時需要平衡不同持分者的利益,回應公眾期望,懂得妥協的藝術。「擁有上乘功力的校長會懂得先妥協,容讓緊急事情可以先處理,留有空間部署善後。」
  加上公眾熱衷檢視學校決策,如比較不同學校的放學時間、開設的學科,不熟悉教育的傳媒機構亦會放大校園一切,將一些正常不過的情況誤傳為異常狀態。例如近期直資學校有教職員更替,傳媒卻大肆報導,逼使校長要花費時間心力回應或澄清,徒添壓力。
  黃校長認為不論是原校晉升,抑或是空降的新任校長,一樣面對多方挑戰:前者成為掌舵人後,雖在熟悉的環境,但同事的期望已截然不同,要盡快提升視野及
看事情的穿透力,以避免當局者迷;後者要在全新環境摸索,要迅速與團隊磨合是一個挑戰。「新任校長需要認真及謙卑地去學習,並具備危機感。」
  現時除教育局籌辦的正規培訓課程外,地區校長會近年來亦加強支援新任校長,分享經驗,以黃校長身處的荃葵青區為例,他們會積極安排新任校長與不同的地區組織會面交流,鼓勵新任校長參與地區活動,有利他們認識社區。
  黃校長表示,樂見新一批年輕校長擁有創新思維,對教育亦有承擔,願意迎難而上,因此他對教育界的未來是充滿信心的。

認識教育哲學 掌握管理策略 恪守教育真義
支援新任校長—— 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創新領導計劃」 副總監曾永康博士
  曾永康博士是中學榮休校長,長期在各大學擔任學校高層及中層領導培訓課程導師,現時為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創新領導計劃」副總監,該計劃亦有為學校高層及中層領導提供培訓,包括教學及管理經驗分享與知識轉移。
  曾博士認為學校是一個很獨特的組織,而校長在校內往往身兼數職,概括來說就是「學與教」及「人、事、財、物」的管理︰「學校在升遷或聘任校長時,很多時專注考慮申請人在教學上是否表現出色。然而教學跟管理屬兩個性質不同的範疇,校長的職責不只限於教學範疇上,更需要做大量行政和人事管理工作。一般學校並沒有會計財務部、宣傳推廣部、人力資源部、物業管理部等,以上各項工作很多時都需要由校長親自處理。況且還有危機處理、投訴機制、僱傭糾紛、法律風險等等棘手難題,都需要相關知識理論再結合實踐經驗,方能處理得更為妥當。」
  如何讓新校長對行政管理理論與在地實踐有深入的認識,是新任校長課程需要考慮的重點,例如推動學與教的成敗關鍵往往就是老師人事管理。曾博士強調,新
任校長課程內容不宜分拆得太細,不應只著重於介紹學校各部門的事務性運作。因為校長作為學校的統領者,需要具備更宏觀的視野來管理學校︰「例如撥款如何處
理,不應逐個細項撥款分析教導,反而應該教導新任校長有關學校理財哲學和原則,讓新校長學懂如何善用財務策略訂立較長遠的學校發展願景,引領各科組的主任
向共同目標進發,撥款自然能用得其所。」曾博士認為學校猶如一艘龍船,校長就是船長鼓手,需要站高一些,了解教育大趨勢,看清前路和暗湧,平衡各方利益,
帶領團隊前進。
  曾博士認為,校長還需要懂得教育哲學,反思學校教育的真義,不應隨波逐流,只顧追逐學業成績,忽略學生全人成長。校長應建立學校的特色,照顧學生的多
元發展,讓師生共同創建學生的人生前路。可惜現時還有提供教育哲學課程的院校並不多,新任校長或需要憑藉閱讀來汲取相關學養。
  校長的角色未如想像中那麼簡單,所需要裝備的學識範疇也實在太多,很多時只能「邊做邊學」,虛心向前輩請教。新校長的個性特質能否配合校長職崗的獨特
要求亦是重要關鍵,故應早點讓擬任校長全面了解校長的角色和工作,讓有意晉升校長的同工作充分的考慮和準備。
  現時有不少大學開辦新校長培訓課程,曾博士說︰「校長在校內身兼多職,分身不暇,但可以善用大學專家學者的專業知識和跨校經驗,借助外力提供到校支援,引進教學新理念與管理新思維,以推動學校變革,對新校長而言,或會更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教聯會支援
  坊間有不少機構,提供不同的課程讓新任校長適應新崗位。教聯會定期開設有關新校長專業培訓課程,以不同主題的分享會或工作坊形式進行。校長可以根據個人需要按主題報名。
  曾永康博士提及現時校長班對於法律常識的教授有所不足,教聯會深明校長所需,特別開設「處理日常校務時涉及的法律常識」分享會,可選實體課或以 Zoom 形式進行,讓更多校長能參與其中。由現在至 7 月期間,教聯會將舉辦一系列校長專業發展培訓活動,設有不同主題,讓參加的校長在現職崗位上發揮得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