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
拆解幼兒課外活動迷思?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幼兒 興趣班 課外活動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 鄒秉恩校長

幼童興趣班成行成市,尤其疫情下再次停課,家長為免子女無所事事,有學生由原本一星期只上一天興趣班,變成一星期上五天。望子成龍,父母為培育子女,多報興趣班確實也無可厚非。然而如何才能真正長遠地培育子女興趣,發展他們潛能,而並非只讓他們淪為升學工具?

「一生一體藝」 發展全人教育

香港以「繁忙兒童」最為著名,不少只有10個月大、還未懂得行走的BB,已經要開始上各種Playgroup;幼稚園PN班學生連A至Z都還未全部學懂,也要上中、英、數興趣班。五年前,一個本地團體調查發現,近六成幼童報讀了1個或以上的課外活動,接近一成更報讀了超過3個或以上,顯示家長過度催谷子女,有機會導致他們身心勞損。然而調查中有八成家長自稱為「一般家長」,他們不認為自己有問題,更有精神科醫生指出,近年小學或幼稚園學童患憂慮症的個案上升,懷疑或與家長的催谷有關,情況值得關注。

確實不少家長會開始報讀興趣班,是由於在不同的「媽媽谷」中看見其他小朋友報讀興趣班,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被比下去,便由最熱門的課程
開始報讀︰英文班、普通話班、數學班等。然而將心比己,媽媽們自己也未必想讀這些「興趣班」,何解要小朋友每天風塵僕僕,疲於奔命地追著時間表來跑?「人有我有」的心態無可厚非,但家長需要逐步糾正想法,真正長遠培育小孩,先決條件必須擁有正確的信念。

由小學開始,不少學校著重課外活動,發展全人教育。在課外活動當中,發掘小孩的潛能之餘,更著重在學習中如何讓他們跟同輩相處,這些都可作為家長參考的方向。讀書時期只佔人生十數年,若能在這段時期培養小朋友「一生一體藝」的方針,即使他們長大了,仍可以善用工餘時間,發展個人興趣,對人生保持熱情,生活上必然更有趣味。

課餘活動 不宜課程化

調查同時發現,七成受訪家長認為獲取活動證書或比賽獎狀,對將來升學有幫助。更有超過一半的家長表示,即使明知這些課外活動未必能幫助小孩發展潛能,仍不會減少報讀,因為他們認為,證書或獎狀越多,對升學越有助益。事實上「課餘活動」不斷「課程化」的傾向,只會磨滅小朋友對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面對停課,家長當然擔心子女學習受到阻礙,但也應該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再慢慢思考,以做出最好的判斷,而不該安排子女參加過多的課外活動,以彌補停課的影響。家長為子女報名興趣班前,應好好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即使報名後,亦要作定期檢討:

時間
會否讓子女太忙碌、勞累?功課是否太多?
金錢
是否因子女參加過多興趣班,而造成財政壓力?
心情
子女參與的興趣班,能否在愉快中學習?子女會否因興趣班而感到壓力?
興趣
子女是否真的喜愛興趣班?
潛能
子女學習一段時間後,能否看到他們的潛能得以發揮?

鄒秉恩校長:量多非絕對

有傳言指,冷門的興趣班能助子女在面試中突圍而出,更有報章報道,有學習冷門課程的小朋友,在私立直資小學第二輪面試的才藝表演環節中表演武術,因此成功得到首輪取錄。這些吹捧冷門興趣班的報道,讓一些不熟悉收生程序細節的家長趨之若鶩。為此,特地請教十分著重課外活動發展的直資小學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鄒秉恩校長。

鄒校長強調,收生以公平為原則,因為並非每個家庭都能支付高昂的課外活動費用,所以收生時不應只著重課外活動涉獵較多的學生。鄒校長指學校會預留一定位置給家庭支援稍遜的學生,包括非華語學生。只要在面試期間,學生能展現出他們良好的個性與品行,具備應有的基礎知識,已經可以名列該校考慮名單之上。鄒校長說︰「有才華的學生當然具吸引力,但我對學校的培訓有十足的信心,任何學生經過我們六年的培訓,一樣能成為優秀的學生。所以我反而更著重學生在面試時的表現,對於參加的興趣班,我都只會作為參考資料。」

以運動為興趣 滿足多重需要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於2011年與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展開「學前幼兒發展研究計劃」,發現有報讀興趣班的幼兒,與「同輩相處」表現並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幼兒參加興趣班時大多集中培訓技藝,導師未有撥出時間讓幼兒之間作出交流,只作出單向的訓練,未能培養出幼兒群體生活的能力。研究機構提議,家長應讓幼兒多與其他孩子玩遊戲及活動。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家長,本來為子女報興趣班是希望讓孩子擁有更多玩伴,但到頭來卻事與願違。

事實上,家長可以選取一些團隊運動,一來讓子女增加體能鍛鍊,二來亦能讓子女學懂團體精神,讓小朋友學習與人相處。加上衞生署以往對幼童健康生活的調查顯示,超過七成幼兒每天的體能活動時間少於180分鐘,而幼兒每天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中位數卻為60分鐘,疫情期間,相信情況只會更嚴重。是以,為幼童培養運動的習慣,可為他們報讀運動相關的興趣班,既能培育他們對「一生一體藝」的興趣,又可以滿足他們身體發展需要。

積極參與體能活動可為幼兒帶來不少正面影響,包括:
• 透過相關活動去認識身體不同部分的特徵和功能
• 配合身體動作與感知能力,對環境有更高的敏感度
• 鍛煉出良好的體格、感官機能和身體活動能力
• 培養意志力、信心和勇氣
• 建立保護自己的意識和能力

安排幼兒參加興趣班時,建議家長在學術、藝術及體育三大類別中,各選一個興趣班給幼兒參加,最多以三個興趣班為上限,不要重覆參加相同類別的興趣班,例如:英文班和珠心算屬同一類別,家長要按照他們的興趣和天份作出取捨,避免安排過多興趣班給幼兒,防止過份催谷子女。

小貼士:
•與其選擇長期又固定的興趣班,不如參與一些「試堂」活動,先讓小朋友接觸,看看他們是否感興趣。有時也可以參加一些一次性的活動,甚或家長自行為小朋友帶來體驗,如乒乓球、網球、壁球、象棋、圍棋等。
•即使未必有合適的運動興趣班讓子女參加,每天仍需要給幼兒充足的「放電」時間,去遊樂場或公園玩耍也好,在家中播音樂讓他們跑跑跳跳也好,發洩精力,讓孩子保持運動量,保持身體健康。
•不要讓興趣班充塞所有時間,要保留有質素的親子時間,並最好安排在睡前最輕鬆的時間進行,當中要有互動元素,形式可以是親子伴讀或傾談等。家長想增加親子溝通,可以先打開話匣子,向幼兒發問,引起話題,再互相分享當日發生的事情和心情。

拆解幼兒課外活動迷思?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鄒秉恩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