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
給學校推動生涯規劃的要點:第3 點 如何建立渠道為學生 提供多元的出路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生涯規劃
多元出路
Hong Kong Benchmarks
職涯
陳志維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
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
於上一期文章中,筆者講解了給學校推動生涯規劃的第2項重點,詳述如何訓練生涯規劃統籌的專業及領導能力。這一期,筆者將會繼續介紹第3點,就是學校應該如何建立渠道,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多元出路資訊?
筆者小提示:
Hong Kong Benchmarks第1要點(BM1):學校要有一個全面、持續穩定發展及讓所有持份者均能知悉的生涯規劃發展政策。Hong Kong Benchmarks 第2 要點(BM2):訓練生涯規劃統籌的專業及領導能力。
Hong Kong Benchmarks第3個要點:學生從不同渠道,取得最新及全面的多元出路資訊。2大重點:
* 學校的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出路資訊。
* 學生獲取多元出路資訊後,是否有信心為自己的生涯規劃作決定。
Hong Kong Benchmarks(以下簡稱HKBM)的第3個要點(以下簡稱BM3),是學生可以從不同渠道,取得最新及全面的多元出路資訊。當中包括升學及就業資料,好讓他們在規劃前途時獲取足夠參考,成為他們作出生涯規劃決定的根基。
在這項準則裏,筆者先提出2大重點。第一:在學校層面上,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出路資訊。例如升學方面,可以提供資訊的範疇包括傳統升學及職業專才;而職業方面,可以向學生灌輸工作可分為有酬與無酬。有酬工作顧名思義,便是我們認識的傳統工作;無酬工作包括義務工作、發展興趣等。第二點,則是學生獲取多元出路資訊後是否有信心為自己的生涯規劃作出決定。
提供升學及職涯兩方資訊方為全面
重點在於「何時」及「如何」給予學生
首先,學校如何讓學生接觸這些資訊呢?在這個部分,負責生涯規劃的統籌者,其視野及策劃的方向,至為重要。要讓學生可於6年的中學階段裏,接觸到全面的多元出路資訊,具備良好的規劃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生涯規劃統籌需要計劃把不同類型的出路資訊於「甚麼時候」及以「甚麼形式」介紹給學生。例如需要考慮接受資訊的對象是初中生還是高中生,用甚麼形式才最適合。
筆者建議可考慮以講座、參觀、傳統單張、網頁、出版生涯規劃組刊物等形式,甚或將多元出路資訊切入學科。同時,可以加入個人輔導,以度身訂造的方式介紹多元出路,讓學生多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理想路圖片鳴謝: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向。
需考慮輔導開始時間 不宜太遲
培育全體老師 具備專業輔導能力
一般而言,學校的教育主要分為兩個範疇,分別是學業成績和德育培養,但在現今的教育中,為學生做好準備,與工作世界順利接軌,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BM3中,讓學生能接收最新及全面的出路資訊,是開啟學生與工作世界接觸的重要一環。要落實做到這一點,學校的整體規劃上要有多方準備。例如能否騰空課時,讓初中生可更早接觸資訊;又或如上述提及般,將多元出路資訊切入學科,於學科的課程上加入有關部分,亦要考慮如果跟從普遍做法,在學生升上中六時才開始其個人輔導,時間上會否太遲。
筆者於《教育專業》第9期的專欄中提到,Hong KongBenchmarks中的第一項要點,是我們需要一個充分支持生涯規劃教育的管理層,是為BM1。學校可以在課時或在人手安排上有所調適,有管理層的支持,可以令各個學科將生涯規劃的元素放入不同的課程裏。其次就是於第10期中提到的第二項要點,如何訓練統籌的專業及領導能力?是為BM2。管理層需給予學校老師足夠的空間,而且不只是生涯規劃組的老師,而是所有老師都應具備個人輔導的專業能力。這可讓學生無論在任何時間或不同的學習階段裏,均可接觸到專業輔導。通過個人輔導 確保學生理解及正確運用資訊。
再者,就是學生是否有信心及主動利用他們所得的最新訊息,為自己的生涯規劃作出決定。首先,學生是否會主動考慮多元出路,為自己作不同出路的安排;第二是學生是否主動及有信心向家長、老師詳細講解自己的選擇及原因。而當他們有信心解釋,代表他們已經過深思熟慮而作出決定。
作為一個老師,我們為學生提供最新多元出路資訊時,謹記要讓學生清楚理解而作出選擇。事實上,學生是否有信心做到這一點,很大程度是取決於學校如何為他們提供生涯規劃的經歷和資訊。當學校在沒有成見及沒有篩選的情況下為學生提供經歷和資訊,並通過個人輔導去確立他們的想法,我相信學生可以有信心向別人解釋自己的選擇。
有關學生如何具備充分信心做到這點,我認為最大困難之處就是社會的定形。我鼓勵學生升讀大學,毫無疑問對學生是有利的,但不能視升讀大學為唯一「生路」,在這個成見下,會影響學生作出自己的選擇。而這點,我認為要通過對學生及家長的教育來達到。
引導學生以興趣及意願先行
給予家長適當指引 接受孩子選擇
學生方面,他們作出未來出路的選擇時,是因應自己的興趣、能力、個人意願和工作前景等而作出全面的決定,並不是因為社會大多數人的想法而影響選擇。反之亦然,家長應接受孩子因應個人情況而所作的決定。要做到這點,便要讓學生和家長有真實的學習經歷,並與工作有關的人士有對話和親身的體會,從而獲得第一身的資訊。
總括來說,香港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從不同渠道取得最新及全面的多元出路資訊,當老師讓學生接觸全面多元升學資訊的同時,我們也要關顧每一位學生的需要,下一篇文章將會分享這個範疇。
上文均為推行HKBM第3個要點時的個人重點分享,並非全面闡述。往後的文章會繼續探討其餘7項準則。在此鳴謝「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和本校生涯規劃及升學組統籌高紅懿老師為本文章提供資料。
甚麼是Hong Kong Benchmarks?
在英國,學校會按照Gatsby Benchmarks 作為推行生涯規劃教育的藍本。香港賽馬會與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梁湘明
教授,早前連同3 位香港中學校長、1 位副校長及專業社工一同前往英國當地,進行了實地考察,了解英國Gatsby Benchmarks的運作。及後,香港賽馬會「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CLAPforYouth @ JC 團隊根據香港的情況及學生需要,撰寫了HongKong Benchmarks。
這份香港版本共有10 個準則,當中邀請了不少學者和專業人士共同撰寫,包括英國Gatsby Benchmarks 的學者及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梁湘明教授。(Hong Kong Benchmarks 新鮮出爐,暫未有中文譯名)。Hong Kong Benchmarks 於本學年(2019 至2020 學年)在6 所中學試行,包括:王肇枝中學、協恩中學、聖伯多祿中學、伯裘書院、獅子會中學和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筆者的學校)。
「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
Hong Kong Benchmarks試行學校
陳志維 校長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