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疫情下成績最大進步生的秘密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疫情 圖書館 葉億兆校長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新學年開始,筆者與同事從初小至高小,找來十多位在上學年學期末總結性評估中,成績獲最大進步的學生進行面談,並與其家長進行電話訪問,嘗試分析學生在長時間停課的困難環境下,成績仍獲大幅進步的原因。綜合受訪者的內容,找出他們的共通點,發現了最大進步生的秘密,以下分享其中三點:

有規律的生活

「孩子的生活跟平時一樣,沒甚麼特別」,這是受訪家長最常說的一句話。家長進一步解說,孩子停課期間仍保持有規律的生活。每天起床、學習、遊戲等的時間均有規定,停課生活與平日無異,但由於未能回校上課,所以會訂立時間表。各同學的時間表內容及劃分方法自然不同,但共通之處都是家長與孩子一同訂立,讓孩子有參與感,亦為自己的計劃負責。此外,時間表訂立後要有跟進,普遍會以符號作紀錄,達成目標後會慶祝,若未能達成,則進行檢討。自律的孩子與有規律的生活,是讓成績大幅進步的優勢。

持續閱讀

「停課時孩子常伴身邊,很自然會陪他一起看書。」家長不約而同地說。

「我會把以前看過的書再看!」不同年級的孩子也說。

孩子停課,部份家長在家工作,即使假日也無法外出,製造在家閱讀的好時機。公共圖書館因疫情關閉?幸好家中常備圖書。疫情令商場的書店也結業了?可以把家中的圖書再看一遍,發覺重看亦覺有趣,孩子亦可以進行網上閱讀。停課仍持續閱讀,是這些最大進步生的共通點。

生活要留白

「讓孩子有空間,才會學懂時間安排。」、「當孩子有空自由活動,才能推動他盡本份。」受訪家長都表達停課時會為孩子留有自由活動空間,正如部份家長說:「孩子仍然有補習,但補習時間以外,便不再跟他談功課。」疫情下,成人及孩子都面對壓力,留白的時間讓大家都得到空間思考,家長與孩子一同放空也好,可以親子閒聊,互相陪伴就是最大的支持。

總結訪談內容,孩子進步關鍵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這是最基本,亦是最重要,卻不是一蹴而就。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學校要把握恢復面授的時間,與家長攜手為學生作好準備。

葉億兆校長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葉億兆校長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