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冷宮」到文化殿堂 圖書館轉型的關鍵
江湖流傳,學校有一個熱門的「冷宮」,那就是圖書館。有傳這裏常被用作安置即將退休或功能不全的老師。我們可以想像這樣的場景:一位圖書館老師,整日坐在借還書櫃台後面揮揮手趕蒼蠅,由於圖書館缺乏吸引力,這位老師也就越發閒散,可以如此坐上三數年後平淡退休。然而,這樣做明顯浪費了人力資源。為了確保該老師的薪資合理,學校管理層便安排他大量代課、值班。結果,這位老師更加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經營和發展圖書館,陷入了惡性循環。
詳細內容書香滿溢 喜「閱」校園
閱讀是學習的基礎,可以啟發學生心智和終身學習能力,因此打造一個全方位閱讀校園,學生能透過閱讀接觸更多知識,發展想像和創造力,並培養對閱讀的興趣。學校要吸引同學進入圖書館閱讀圖書,可以在佈置上下心思,如放置小禮物、抽獎幸運輪、會說故事的 AI 機械人等,來歡迎進館閱讀的同學。除了在佈局上花心思外,亦可以帶領同學外出參觀來鼓勵同學多閱讀,讓同學知道圖書館不再是一個只有書的地方,也可以是一個活潑而多采多姿的地方。
詳細內容打開一本書 打開一個世界
圖書館存在為了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喜愛、享受閱讀。學校推行的閱讀政策、教學安排、師生的閱讀活動,亦影響着同學們的閱讀行為和興趣。作為圖書館主任,希望營造圖書館成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教導同學善用圖書館資源及服務,在求學階段可以涉獵不同知識領域。
詳細內容從遊戲中閱讀 提升學習動機
從小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及習慣,從書本中吸收各類知識,有助擴闊視野,奠定良好紮實的學習基礎,對孩子日後成長有莫大益處。若要引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不妨以活動及遊戲形式入手,透過揀選內容生動有趣的書籍,安排多元化的閱讀活動,為學生營造輕鬆愉快的閱讀氛圍,通過從遊戲中閱讀,由淺入深,讓學生從此不再抗拒書本,反之主動進入書本的世界,細味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
詳細內容
潮州會館中學
善用圖書館午間活動 弘揚中國傳統節日
潮州會館中學圖書館於 2013 年重新裝修,館內的環境變得舒適雅致,亦見有古樸沉實的設計風格。甫進圖書館迎面即見牆上掛着由王靈真老師揮筆所寫的對聯,渾筆有勁、方厚凝重。除了上述的環境外,學校圖書館亦會不時於午息時舉辦中國傳統節日活動。
詳細內容如何運用資訊科技 改善圖書館運作及推廣閱讀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圖書館以中小學生為主要的服務對象,學生整體人數約二千人,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下,學生大多只會在十至十五分鐘的小休時間內進入圖書館閱讀及借還書,故需要廣泛地運用資訊科技,以提升日常運作的效率和效能,並推廣閱讀,營造閱讀風氣。
詳細內容圖書館同迎課程優化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優化課程迎接未來 ‧培育全人啓迪多元」報告中建議訂定的優化方案,期望為學生創造空間及照顧學生多樣性。「閱讀」正擔當着極為重要的角色,透過廣泛閱讀及閱讀優質的文學作品,為學生學習各門學問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學生通過語文學習,更有效地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
詳細內容發揮閱讀的無限可能:疫症下的圖書館
圖書是孩子不可或缺的成長伙伴。學校每年都投放大量的資源來營造優質教育,為學生添置生活化及有趣味的中英文圖書,又推行不同的閱讀活動,從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可惜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面授課堂轉為網課,平日熱熱鬧鬧 的圖書館也顯得額外冷冷清清。對圖書館主任而言,如何推廣閱讀變成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於是,我從軟件和硬件兩個方向入手:一方面加速運用資訊科技,另一方面加強優化圖書館的閱讀環境和資源,拓闊孩子的閱讀空間。
詳細內容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疫情下成績最大進步生的秘密
新學年開始,筆者與同事從初小至高小,找來十多位在上學年學期末總結性評估中,成績獲最大進步的學生進行面談,並與其家長進行電話訪問,嘗試分析學生在長時間停課的困難環境下,成績仍獲大幅進步的原因。綜合受訪者的內容,找出他們的共通點,發現了最大進步生的秘密,以下分享其中三點: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