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入商界進取模式  「修身、正道」為首  培養未來社會棟樑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專家分享 教育專業 教育資訊 管理新思維 何德心 修身 正道 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 佛教何南金中學 獅子會何德心小學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 順德聯誼 總會譚伯羽中學 校監

套入商界進取模式  「修身、正道」為首  培養未來社會棟樑
  作為一個商人,亦是一位佛教徒,何德心居士曾於 2006 年獲頒授榮譽勳章,他一直熱心教育,為本地學校投放大量資源以提升教育質素,全因為他認同「教育為安邦治國之本」,教育是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基礎。他亦一直秉持着自己的一套獨到的管理思維:「教育並非只是灌輸知識,更要借助歷史經驗給予學生借古鑒今的能力,把正確的價值觀植根到學生身上,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收得『修身』之效,繼而『齊家、治國』,最終達到『平天下』的理想社會面貌。而且,香港學界也需要具有起動性,因應社會變化提前做好調整,讓學生能跟上時代步伐,一直進步。

親歷其境  奠下普及教育根基
  讓一位商人,潛心於辦學,一切源於何德心的求學經歷。何德心幼時於香港接受教育,從老師的循循教導中了解國家歷史,包括所經歷的苦難、興衰等,讓其能夠對國家有全面的了解。其後,他曾在加拿大升學,及後移居彼邦,親身了解當地的教育生態,亦因而能夠對兩地的教育作出完善的分析和對比。正正是因為何德心在求學期間不僅汲取知識,更對其內在深化,領悟到國家的興亡確實是匹夫有責,毅然決定回流香港,並投放大量資源及心血在教育上,包括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校監、佛教何南金中學校監、獅子會何德心小學副校監、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校監、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校監,另五所幼稚園校董等職,以實際行動為下一代盡一分力。何德心笑言:「全賴老師對歷史有詳盡全面的分析和講解,才讓我對國家和民族帶着深厚的情意結。由此可見,要把正確價值觀植根於學生心中,一切都是源於教育。」
  與此同時,何德心受到父母的向善之心及佛教思想所啟發,一直秉持着「眾生平等」、「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何德心表示:「在覺光法師的啟蒙下,我不僅皈依佛教,也帶着緣份和惜福之心,多做能力所及的事,本着『教育為安邦治國之本』的精神,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教育的出發點、培養學生『仁、義、禮、智』之心為教育方針,為學生提供普及教育,向善而不作惡,培養優秀的公民。」
  何德心贊助的學校都受這種辦學思想啟發,對學生因材施教而且有教無類,在發展學術之餘,也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為其開拓書本知識以外的專長和技能,如舞獅、機械人等,幫助成長為能對社會有所貢獻的賢能之士。

改變現況  注入商界進取精神
  作為商界中人,何德心深深體會到商界與學界的異同:「商界的起動性強,『快人一步,敢想敢做』早已是常態,團隊必須要具有與眾不同的意念,並大膽去實踐,才是步向成功的第一步。然而,由於各界對學界的支援從不缺少,不少教學團隊都安於現狀而不求變革,遇上問題往往採取『拆東牆補西牆』的態度,得過且過,使得問題不斷積壓,教育也因而變得封閉。」
  面對「只批評,不求變」的社會現況,何德心表示普遍大眾看到不足之處,都只批評,而沒有給予切實的具體意見,更遑論作出行動了。事實上,批評有如信手拈來般容易,但要撥亂反正並作出修正卻不是一件容易事,發展教育亦如是。因此,把商業管理策略套用到發展教育能夠完善行動力不足的問題,社會上各個階層的人士好比企業中的不同崗位角色,有着不同的特質和長處,例如有人對歷史有深厚認識、有人能夠為學界連結起龐大的關係網絡、有人具有新興行業的專業知識。在面對教育發展上,各個階層的人都應該發揮效力,各司其職,主動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多行一步,多出一分力,才能有效推動高效益的教育發展框架。何德心笑指:「當我看到社會上不同人士都出心出力,一同做好本地教育,感覺到吾道不孤,十分感動。」

獅子會何德心小學的學生為教育局楊潤雄局長及何德心副校監介 紹在常識課堂裝嵌的機械人。
獅子會何德心小學的學生為教育局楊潤雄局長及何德心副校監介
紹在常識課堂裝嵌的機械人。

環環相扣  協力培養正面思維
  何德心認為教育牽涉不同持份者,包括學校、老師、學生等,各個角色都需要發揮效果,層層遞進而且環環相扣,共同建立完善的教育框架。首先,辦學團體需要在政策執行方面,能夠有效地監管、加強、支援管理層的各項措施,也要隨時審視現行措施的效益並適時作出調整。其次,管理層需要透過不同平台收集老師對現時教學方法的意見,使雙方都明白理解工作的需要;同時要懂得欣賞老師的強項和優勝地方,依據能力協調分配不同工作,令老師得以發揮所長,從中得到成功感和歸屬感。
  學校是培養正面價值觀及正思維的最佳場所,學生的價值觀養成源於老師在日常教學或是課外的言行啟發。因此,何德心指出學校管理團隊及教學團隊都有着持續發展的需要,透過持續專業進修擴闊視野,增進專業知識,同時透過國內外的參觀、觀摩、考察活動,了解不同國家在教育方面的發展,加深對國家歷史的全盤認識。向學生灌輸正面思維時,援引歷史進行簡明而具體的講解,自然能夠鑒古知今,教育學生走向正途而不被人利用,禍害一生、累及家人。

取長捨短  吸收經驗完善教育
  在實際操作方面,何德心引前賢所言:「欲滅其國者,必先滅其史。」一個人、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的進步就是不要忘掉歷史和過去,汲取歷史教訓,面對相同的困境時不要重蹈覆轍之餘,也要修訂自己,找到更好的進步空間。他認為每個國家所經歷的每一個時代都有着其象徵意義,都能夠為後世帶來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和價值觀。而要促使年青人能夠吸收時代教訓,帶領社會甚至國家邁步向前,就需要直面歷史,明白到任何制度都有其不完美的地方,人們應取長捨短,把前人的智慧內在深化,融入到現今的價值觀和思維,把社會的整體方向完善起來。
  何德心認為在宣傳層面上,比起「故步自封、得過且過」的舊有常態,發展教育需要具備商界的高起動性,主動投放資源,培育對國家歷史變遷有深入了解的專業人士。這些專業人士可以組成團隊,定期到幼稚園、小學、中學進行講座、演講、工作坊等活動,以生動有趣的方式為學生講解國家的歷史進程,並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切入,鑒古知今,培養學生的正面思維、正面態度及正確價值觀。何德心直言:「歷史和過去已成定局,我們不能以仇恨、報復的心態了解過去。縱然我們要對歷史抱有包容、寬恕的態度,但決不能忘卻歷史。反之,我們應當從中吸取經驗,配合高效益的教育發展框架讓未來一代做好準備,提高警惕,面對困難時能做出最好的抉擇,絕不能重蹈覆轍,重演歷史的悲痛經歷。」

2018 年小學聯校 STEM2.0 比賽暨 QTN 計劃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