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興教育 砥礪前行展新篇
在屯門地區學校普遍面臨收生壓力的教育環境下,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迎來了葉煒婷校長這位充滿教育熱忱與行動力的掌舵者。從選擇接下校長重任時的初心與考量,到履職一年間攻克難題的堅毅與智慧;從鼓勵教師創新教學的理念踐行,到籌備40周年校慶時的溫情規劃,葉校長以「迎難而上」的信念、「坐言起行」的態度,在學校品牌建設、團隊凝聚、教育創新與校園文化傳承中留下了深刻足跡。本期新校長對談,將走進葉校長的教育世界,感受她如何以教育本質為核心,為學校注入新的活力與溫度。
詳細內容不需要天賦 但要有方法!
每天上班乘搭地鐵的時候,都看到很多家長和子女在短短的路程內不停背誦英文單字,想必這個情況大家也很常看到吧?要學好英文,必須要將英文融入生活當中,故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設計有趣的校本課程Star Program,利用輕鬆又有趣的方法增進英文能力,讓學生跳脫學校課本的框架,學習更地道的英文。那麼究竟什麼是STAR Program呢?
詳細內容締造愉快校園生活 啟發學生內在潛能
新學年承蒙法團校董會的信任,加入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接任校長一職。從事教育事業至今約二十年,多年來的經驗讓我持守一個教育信念,教育工作必須全面,不能只靠催谷。學校需要兼顧學生的不同特質,啟發他們的潛能,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信心。來到新校,我除了希望能延續何式南小學一貫的優良傳統外,亦期望在緊貼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下,帶領何式南小學迎來一個嶄新的發展面貌。
詳細內容鍛鍊生活自理能力 成就負責自信的孩子
「自理」是指有能力並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照顧。自理能力的發展和孩子的心理、生理、體能及智能發展是息息相關的,透過日常生活的經驗累積,他們會漸漸掌握進食、如廁等自理技巧。然而近年隨着社會的轉變,現今孩子多由家中長輩或傭人照顧,導致他們慣於依賴,自理能力自然強差人意,成為嬌生慣養的「港孩」。家長應如何在疼愛與建立子女自理能力之間取得平衡,避免孩子錯失成長的機會,讓東華三院方樹福堂幼稚園高頴思校長及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羅卓賢校長親自解構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心得。
詳細內容套入商界進取模式 「修身、正道」為首 培養未來社會棟樑
作為一個商人,亦是一位佛教徒,何德心居士曾於 2006 年獲頒授榮譽勳章,他一直熱心教育,為本地學校投放大量資源以提升教育質素,全因為他認同「教育為安邦治國之本」,教育是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基礎。他亦一直秉持着自己的一套獨到的管理思維:「教育並非只是灌輸知識,更要借助歷史經驗給予學生借古鑒今的能力,把正確的價值觀植根到學生身上,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收得『修身』之效,繼而『齊家、治國』,最終達到『平天下』的理想社會面貌。而且,香港學界也需要具有起動性,因應社會變化提前做好調整,讓學生能跟上時代步伐,一直進步。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