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專業教育開拓新路徑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91期 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 蔡子良校長

隨着社會、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應用型大學的出現為學生提供了培養專業技能的新途徑,對香港中學教育產生了一定影響和啟示。

應用型大學的課程設計緊貼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強調實踐導向學習。它們為學生提供大量實習和實踐機會,鼓勵參與實際業界活動,培養專業技能和對行業的認知。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繫是應用型大學的一大特點,包括實習計劃、專題合作等,讓學生了解行業運作並獲得寶貴經驗。

培養學生 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能力是應用型大學的重點。它們提供相關的創新課程,培育學生掌握最新技術和運用相關工具的能力。此外,應用型大學還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業家精神,設有創業培訓課程,激發創意思維,為他們成為未來企業家和行業先鋒做好準備。

應用型大學教育模式的興起,令中學的教育也帶來新的考慮因素。中學應為有意修讀應用型大學的學生做好準備,包括加強 STEAM 教育、實習實踐訓練、創新思維和解難能力的培養。同時,體驗學習有助建構知識技能。中學亦應加強這方面的安排,如企業參觀、師友計劃等,讓學生提早接觸職場環境。強化專題研習、訓練解難和自學能力,有助銜接應用型大學的學習模式。

儘管專業技能培養是應用型大學的重心,但全人發展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應用大學的課程普遍提供人文、藝術等範疇的選修科目,保持學生多元發展。部分更設有通識教育科目,培養批判思維、創新精神等素質。跨領域專題研習亦有助開拓視野和興趣。

為達至平衡,應用型大學可在現有專業課程中,納入更多人文藝術元素。開設相關選修課程或模組,如文學、歷史、哲學等,培養學生人文素養。鼓勵參與文化藝術活動項目,提供研究資金,促進技術與人文的跨領域學習等,都能有助學生全面發展。

總括而言,應用型大學為專業教育開拓新路徑,對培育切合社會需求的人才意義重大。隨着這種教育模式的發展,中學亦須作好配套,為應用型大學生源作好準備,使學生能順利銜接並發揮所長,為香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