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學習模式才是最有效?

文: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專業 露雲娜 露雲娜老師 英語教師支援協會主席 Double R 整合法 香港教育雜誌

近日網上英語拼字遊戲「WORDLE」大熱,筆者也跟家人一起趕上潮流,在這個持久抗疫戰中找一點生活樂趣。或許有些讀者還未曾接觸過這個串字遊戲,其實它就是「Mastermind」與「Hangman」的合體。玩家要在六次機會之內,猜出由官方擬定的每日一字( 由5 個英文字母組成)。而程式會將你每次猜中的字母用兩種顏色顯示——黃色:猜中字母但位置不對;綠色:字母及其位置全對。

大熱奧妙

為什麼這個簡單猜字遊戲會突然變得大熱呢?全因它激發起了玩家的【好奇心curiosity】,及瞬間造就玩家的【成功感sense of success】。「WORDLE」不單是個串字遊戲,還是一個解難競賽,每位玩家也希望利用顏色提示,以最少次數猜中謎底,來突顯自己的英語水平。英語教學過程中如能把握剛提及的元素,必能推動學生不斷努力學習。因為好奇心可成就牛頓(Isaac Newton)發現地心吸力(gravity),和愛迪生(Thomas Edison)發明留聲機、電燈等,而成功感正正吸引這些偉人不間斷地研究。

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愛迪生曾經在學校裏被視為「低能兒」。因為他有刨根問底的天性,在上課時經常問老師一些另類的問題如:風是怎麼形成的?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而不是四?這種挑戰性問題對於一般老師當然不受歡迎。若當年曾經看低愛迪生的老師們還在世,他們必定大跌眼鏡,幸好愛迪生沒有因為學校的評價而看不起自己,否則歷史便會改寫。而可笑的是,在現今21 世紀裏仍然會發生着類似的情況。

有位成人學生跟筆者分享,表示女兒就讀一年級時被班主任降低操行分數,皆因老師說她總愛發問,所以將給女兒原來的操行等級由「A」降為「B」。 事實上,很多不受傳統老師歡迎,或被視為「曳」的學生其實很優秀,絕對可成大器。筆者的另一位學生便是其中一個好例子,昔日他經常挑戰某些老師的底線,如今已成為七所學校的校董兼創辦人。學校是孕育下一代的重要地方,若然僅依靠上一代的標準來教導新一代的學生,以評核他們的表現,未必適用。筆者認為教育應【以人為本】,好的文化傳統要繼續發揚光大,學習途徑或方法亦要與時並進。

好奇心帶動成功感

 學習英語也是一樣,從前的方法對新一代而言未必是最有效的,筆者認為只要能滿足好奇心和成功感便是好方法,因為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引領學生迎接未來,這需要【自我推動力self-motivation】及【解難能力problem-solving skills】。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說:「我們無法使用製造問題時的相同思維來解決問題。(We cannot solve our problems with the same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引伸到英語學習上,當學生在現行的學習模式中不論付出多少努力,水平仍然停滯不前,就表示繼續重複該學習模式難以解決問題,應該立刻轉換方式。【英語整合法】的誕生正正引證這一點,幫助更多害怕英語的學生改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