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8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2年8月

提供優質學習環境 構建豐富學習經歷

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作為仁濟醫院主辦的第一間小學,一直秉承着「尊仁濟世」的宗旨,為屯門區的兒童提供完善的教育服務。樂凱欣校長強調,學校致力提供一個優質的環境,讓學生愉快學習,希望為他們締造六年愉快豐富的校園生活。學生就是一棵檸檬樹,除了從學術的「土壤」攝取營養外,更不能缺少正向的「陽光」和多元智能的「水份」栽培,讓學生如同學校的檸檬樹般茁壯地成長,向着未來追求夢想。 校務行政電子化 數據回饋調整教學...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8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2年8月

深化編程學習 建立資訊素養 打造嶄新學習環境 致力優化校園

彩雲聖若瑟小學於1982年創校,以「篤信力學,愛主愛人」為校訓,提供多元全人教育。新任朱家樑校長具有資訊科技背景,因深諳明日世界將由科技改寫,創科概念與編程操作將成為新生代必要新知,校內銳意促進電子化教學,廣泛STEM學習,更積極撥出資源優化校園,革新電腦室,為學子提供嶄新學習環境,培育具競爭力,好學並性格積極的未來棟樑。教學團隊亦顧及孩子的心理發展,為孩子找出性格強項,鼓勵從小建立自我,勇於面對...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8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2年8月

突破教學框架 從做中學引發多元潛能 提升語文能力 以正向思維迎向新挑戰

循理會美林小學的校園經過悉心優化,設施完備,多年來堅守基督精神作育英才,學習風氣主動,學生人才輩出。招捷玲校長表示,學校近年透過改革教學模式,以創新思維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廿一世紀思維能力,擁有良好語文溝通技巧,且心中有愛、關懷家國的明日棟樑。學校積極提供優質教育,關注初小銜接,並致力提升全校學生的兩文三語能力,同時撥出更多資源建立電子化自主學習環境,將體驗教育融會日常教學,同時不忘藝術教育,提供多元...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8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2年8月

豐富遊戲教學 童手畫圖書  趣味區角遍校園

大埔商會幼稚園的校徽上有一朵欣欣向榮的小紅花,小花在彩虹與一雙大手呵護下朝向未來,開得燦爛。曾嘉儀校長平日亦把「童樂友愛,愉快學習」八個字常掛嘴邊,寄語學校能成為幼童成長期的那雙大手,為其建立快樂充實的童年,寓遊戲於學習,讓求知變得有趣而貼地,同時滲透式的品德教育,令孩子從小知道關懷,富有仁愛亦是她作為校長的終身志業。 曾嘉儀校長引用中學母校的校訓:「寸陰是惜」,認為無論身處人生哪個階段,每寸光陰...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8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2年8月

培育終身學習技能 助學生展翅高飛

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以有教無類、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致力提供全人教育,透過靈活且富有彈性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豐富的學識及技能,並從中啟發他們的潛能及興趣。何麗雯校長與教學團隊在學與教上一直追求卓越,尋求革新,持續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正向態度,及早裝備他們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在學校完善的教學策略下,本學年的升中派位首三志願高達98%,當中接近一半學生升讀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中學,而近年學生獲派的中學...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8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2年8月

關愛氛圍打造高「FUN」校園 多元課程造就高「分」學生

佛教榮茵學校創校超過三十載,透過核心價值︰「Being positive」(積極正面)、「Willing to share」(樂於分享)、「Yearning to learn」(努力學習)及「Staying healthy」(身心健康),以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及課程啟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及興趣。孫偉文校長銳意打造高「FUN」校園,期望學生在有效而又愉快的校園下學習,並結合正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學習既...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8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2年8月

引進未來教室 締造無邊際虛擬學習

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推動電子化教育,發展STEM學習是教育界最關切的教育方針。嗇色園主辦可信學校早在數年前已為全校課室安裝電子白板,建立線上教育平台,配合電子閱讀,推行一人一平板學習,致力以科技提升教學效能。朱遠球校長指出:「近年受疫情影響,小朋友缺乏考察與校外學習機會,我們希望將電子化教育延伸到更多範疇上,為學生打造利於學習,教與學更立體化的校園環境,使同學能從體驗中學習,認識未來科技應用。」 ...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8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2年8月

資優元素滲入日常學習 激活八大多元智能

隨着社會進步及教育思維的轉變,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亦與時並進,採用多元智能的概念,發展出嶄新的教學策略,以富挑戰性的學習活動啟發學生獨特的天賦潛能,使他們的才華得以顯露,並藉着累積成功經驗,助學生建立自信,在學習路上積極向前。陳滿林校長與教學團隊期望透過優化課堂學習及創設多元化的學習模式,提供學業及個人成長上的全方位教育,藉此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成就積極關注社會及放眼世界的優質學生。 校本資優培訓 ...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8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2年8月

推展創新學習模式 造就學生愉快校園生活

隨着進入廿一世紀,知識經濟的到來給世界帶來了許多挑戰,漢華中學(小學部)秉承「繼往開來,培育菁英,與時俱進,力求卓越」辦學理念,努力回應社會不斷變化的需求,為社會培育負責任、具承擔精神的未來主人翁。小學部主管歐惠珊副校長期望學生能夠「愛在心中生根,樂在生活學習」,以「擁抱陽光,讓愛飛翔」為主題,致力培育正向價值觀,以愛心傳揚正向能量,建構成長型思維的學生。 腦科學為本 照顧學習多樣性 學校重視發展...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8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2年8月

多元學習成就學生 向世界出發

作為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的新任校長,在疫情下上任,讓陳裕均校長更深信「從生活中學習」與「學習應走出課室」的教育理念,向世界出發。學校近年積極配合多元教育,將生活與學科知識緊緊扣連,從而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於校內結合跨科協作,共融各門學問,成功打造出「學習即生活」的好學氛圍,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創新學習三部曲 推展STEM教育 陳校長深諳教學內容應緊扣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創新科技正正是未來生活...

教育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