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科技與教育 發展創新教育模式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32期 譚永基 香港電子教育發展商會

《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於中小學推動 STEAM 教育,加強發掘和培育本地STEAM 精英,惟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傳統文化的價值。為了推廣人文科學和科學科,夫子會特別主辦了「科技與華服融合」活動,希望通過科技力量,讓更多人認識和欣賞華服的美,並將之融入日常生活,帶領我們進一步了解科技與華服的美妙融合。比賽鼓勵學生利用科技形式,如微電影來演繹文言經典篇章,並透過華服來傳遞中國傳統文化。這種創新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也能夠讓他們更好地體驗和欣賞中國的傳統文化。

電子學習平台 豐富學生文化素養

社會要培育創科人才,具備應用創新科技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這次活動的一大亮點,就是使用 iTeach 學習管理平台。平台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元的學習環境,能夠幫助學生和教師更有效地學習和教授各種主題,包括人文科學和科學科。此外,iTeach 學習管理平台還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和文言文學習資源庫。透過這個平台,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豐富的文化和文學資源,包括古代的文言文典籍、詩詞、故事等。這些資源不僅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亦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中國的傳統文化。

平台將科技與教育完美結合,讓學習變得更加方便和高效。在這個平台上,我們將推廣人文科學和科學科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科技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人文科學的價值。我們還特別邀請了一些優秀的評審來參與這次活動。其中包括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區志堅博士,他的研究涵蓋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和香港歷史;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的陳劍梅博士帶來她對電影理論、電影歷史和電影美學的深入見解;資深時裝設計師鄧達智先生則分享他如何將香港本土元素融入時裝設計的經驗。

以科技創作微電影 提供嶄新學習視角

透過比賽,學生可以學習到如何運用科技創作微電影,同時也可以學習到華服的歷史和文化意義。而這種科技與華服的結合,也對科學教育有着積極的影響。科技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驗科學。例如透過微電影,學生可以視覺化地理解科學原理和概念。而華服作為一種傳統的文化象徵,也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科學與文化的關係,從而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需要創新的教育方式,來應對日益複雜和多變的學習環境。首屆全港中學生華服微電影比賽和iTeach學習管理平台,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展示了如何運用科技來推廣人文科學和科學科。這種創新的教育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夠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