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景教學法進行環境教育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校長專訪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49期) 漢華中學 關穎斌校長 情景教學法 環境教育

情景教學能達到高效能的學習,老師和家長也可在日常中實踐,而情景教育的元素有四項,包括知識、情景的設計、學習真實化和學生的主動參與。

以地球科學知識教育為例,教師或家長可以帶小朋友到香港地質公園進行研習,例如研習馬屎洲的沉積岩地貌或萬宜水庫的火山岩地貌。大埔馬屎洲島上的紅色砂岩形成於二億八千萬年前,而且海邊還有斷層和褶曲作用;而西貢萬宜水庫東壩附近的六角柱狀節理岩石形成於一億四千萬年前的一次猛烈火山爆發,附近還有題材豐富是海浪侵蝕地貌,包括破邊洲海蝕柱。教師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通常四人一組。學生首先在圖書館或電子圖書館搜集有關當地的地理、地質和地貌的知識,教師帶學生在地質公園實地考察,學生可利用平板電腦完成教師設計的工作紙,內容包括讓思考如何實踐香港郊野公園可持續發展理念等,整個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變得非常真實,影像幫助鞏固概念,印象深刻,學習效能會較高。

以生態科學研習米埔自然保護區為例,學生先在網上搜集濕地的知識,包括植物、小生物和候鳥等知識,然後由生物老師帶學生到實地考察,從而認識濕地生物的多樣性、生物鏈的概念,了解保護濕地的重要性。此外,另外有一處適宜進行生態科學研習的好地方是大埔滘自然護理區,這是香港人工植林的地方。當學生走進有清晰指示的不同林徑時,配合導賞,學生學習林地的分層結構、物種多元化,從而認識生態系統中的穩定結構,以及植林對防止土壤侵蝕、減少山泥傾瀉和涵養水源的重要性。

從義務工作中實踐

除了實地情景教學的手法外,情景教學也會在課堂內進行,例如在課堂內學生代入情景,扮演不同持份者,例如探討發展新界北部的最好方法;此外,學生從實踐中體會情景教學,導師帶領同學到郊野公園或海岸清潔廢物,從義務工作中實踐環保教育,也是一項有效的價值教育。

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大自然的優美環境是值得保護的,學會珍惜和保護環境才可使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透過情景教學方法,把學生帶入大自然,在生活中選取某一典型場景,學生會培養出對大自然環境的欣賞、學懂保護環境的方法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綠色生活,這樣對於人類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有莫大的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