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齡升小人數減少 小學收生新挑戰(18期)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收生 鄒頌基老師 Garry Sir JSIT 聯校資訊科技學會 JSIT 聯校資訊科技學會 小一入學 適齡學童 教育專業第18期

  根據政府數據,以在香港居住的 6 至 11 歲學齡人口推算,2022/2023 學年小一學生人數開始回落;同時,政府亦預測未來六年入讀小一的適齡人口持續下跌,將由2021 年的 59,200 人及 2022 年的 58,500 人,持續下降至 2027 年的 48,500 人。
而教育局預計 2021/22 學年適齡升讀小一的學童人數將由本學年 55,700 人增加至 59,200 人,增幅約半成(3,500 人),但無奈這個數字卻未能反映下一學年真實的學童人數。香港現正處於一個較複雜的情況,學生的人數受到不同的因素影響,其中包括移民、海外升學、回內地升學等,讓留港的適齡學童人數正在急速下降,大大影響了整個學界的生態。

  不少受家長歡迎的資助小學預計今年小一入學的叩門位將會較以往多,反映本年度小一學生人數已呈下降趨勢。據了解,本年六月初,全港小學都收到呼籲信息,因應適齡學生人數減少,本年應盡量避免過分招收叩門的準小一學生,希望可幫助減少其他學校縮班甚至殺校的危機。
  甚至有些小學於六月前已被通知本年的小一派位,學校未能派獲足夠的學生人數,有可能需要縮班,情況確實令人擔憂。即使不少小學多年來都曾目睹或經歷縮班、殺校、擴班等政策,理論上,亦應該已經準備好各項政策的應對方案。但不少學校的管理層像如夢初醒,才發現本年適齡小一學生人數將會突然減少。

小二至小六也受影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受影響將不止是小一收生,而是全港中、小學校的人數皆將會下降。大家可能尚未察覺,最大的危機是在即將來臨的暑假:有部份家長已準備移民,惟希望子女能完成本學年才離開香港;亦有不少來港就讀的跨境學生,因疫情關係,兩地設置通關限制,使他們長時間未能回港上課;其中亦有家長可能對來港升學有擔憂及顧慮,以致決定安排子女回內地就學,直接影響學校收生人數。
  事實上,不少報道亦指出,全港中、小學每天都出現學生退學,並預計今年暑假將會是退學潮的高峰期。究竟下年度會有多少學生退學?相信要到九月份學校開學後才知道真實數字。
  學校是否已經做好居安思危的準備,是否已於「生源」充裕、「生態」環境好的時候,建立了學校專業的形象?是否有良好的校風、能做到對學生有教無類、在家長群內建立良好口碑,成為家長心目中的理想學校?還是安於現狀、故步自封、一成不變?結果將在這兩年內揭曉。然而,筆者認為,創造一個穩定的教與學環境仍然是社會及學界同工的共同目標。

變中求穩
  由於小學適齡學童人數於 2018/19 學年達至高峰,並逐漸回落甚至急降,教育局將撤回「加派」安排、停辦 4 所有時限小學、暫停改建和加建臨時課室等措施,已可抵銷約 4,500 個學位。此外,以往因為要增加學位而未有落實小班教學的學校,可能要重新考慮實施小班政策。教育局亦於 2020 年中向部分相關學校發信闡述有關安排及相關的支援措施,以應付適齡學童人數逐漸下降的趨勢。即使如此,政府通過數據預測,於2023/24 學年,在香港居住的 6 至 11 歲學齡人口將會由 377,100回落至 368,000,即減少約 9,100 人,情況令人擔憂。
  縮班、小班等因適齡學童人數減少而產生的政策,只是避免殺校,但整體公營小學的班數及教席數目亦會因這些政策而需要調整或減少,超額教師隨時再現,學校應先了解狀況制定危機處理方案。然而究竟應如何妥善安排,則需要教育局和校長共同設計具針對性的措施,例如:讓學校有時限保留超額教師,進一步推行小班教學或減少每班人數上限等,為師生提供穩定的教學環境,讓學校維持相對穩定的班級數目及教師團隊。
  最後,筆者認為,要維持穩定的收生,各位同工都必須努力推廣學校的正面形象、加強品德教育、完善校本課程和教學質量,配合家校合作,進一步推廣學校,讓家長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並獲取更多資訊。

Garry Sir 鄒頌基老師
JSIT 聯校資訊科技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