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文化美:文化的覺醒與自知
英治百年,香港形成了一種糅合中西的獨特文化。在香港推行國情教育,我們要做的不是去西化,而是喚醒早已存在於香港人血液的中國魂。香港人每天都接觸中華文化,但往往活在文化中而不自覺,我們的責任就是喚起孩子對中華文化的覺醒與自知,活出中華文化的美。五邑鄒振猷學校是一所由五邑僑鄉社團主辦的學校,一向心懷祖國,致力推動國情教育。我們以文化為軸心,把中華文化融入正規課程、氛圍活動和校園環境,推動國情教育的發展。
詳細內容推動國民教育 承傳中華文化
學校以培育幼兒的品德為重點,規劃校本品德課程,加入中華禮儀教學元素,提升幼兒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認識,透過「自然連繫、有機結合」讓幼兒在學校建立良好品德。學校作為「中華禮儀教育項目」2021-22年度優秀先導學校,何校長獲邀擔任幼稚園校長及教師專業發展課程「認識中華文化——傳承傳統美德(修訂)」的嘉賓講者,分享學校推行品德教育和中華禮儀教學的寶貴經驗,促進與業界的專業交流,幫助幼兒從小建立良好的品格行為、態度及價值觀。
詳細內容與時並進 切合社會需要 推動教育創新發展
李子建教授積極推行教育研究及發展計劃,致力加強教師教育的質素,以及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及世界各地的教育交流與協作,今年9月正式成為香港教育大學(教大)新任校長。面對科技發展的大趨勢,李校長如何帶領教大推動教育創新發展,加強香港與內地及國際的教育交流?今期新校長對談,特此到訪教大訪問李子建校長,聽他現身說法談教育新展望。
詳細內容寰宇遊學 線上感受中國文化
粉嶺公立學校最近聯同北京的姊妹學校舉辦了一次輕鬆、有趣和有意義的線上交流活動「西安兵馬俑線上遊及工作坊」。沒有看錯,既有線上交流和遊覽兵馬俑外,還有工作坊一起創作兵馬俑,發揮學生的創意。
詳細內容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 推動本港創科教育發展
為培養學生對科創的興趣和科學探究精神,奠定創科知識基礎。由 Techbob Academy 及香港精算扶輪社等主辦「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2023」已是第五屆舉行,作為本港最大型及最受歡迎的學界創科比賽之一,今年度賽事獲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作為首席支持單位,超過200間中小學、幼稚園參與,約2,000名學生參加比賽。比賽項目設有個人或隊際獎及校際獎。大會最後計算每間學校的得獎及參與學生數目,以計算總分選出賽事的校際大獎——全能學校大獎,本屆由拔萃女書院及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分別勇奪中小學的最高殊榮。
詳細內容多元教材揉合創新思維 推動跨界別合作 辦好教育事業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改變了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加速全球技術革新及文化轉變,不少行業亦趨向數碼轉型。現代教育研究社(現代社)扎根香港超過 65 年,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教材出版社之一,多年來一直為學界提供優質的學與教資源。身為家族企業第三代傳人的黃鉦凱,立意運用自身累積多年的跨領域專長及知識,承傳現代社「學習為先,研究為本,與時並進」的使命,注入嶄新思維,帶領團隊開拓多元化發展的方向,持續燃點培育下一代貢獻社會的熱誠。
詳細內容「知」、「情」、「行」推動國情教育 培育愛國愛港新一代
國家支持青年未來有更好發展,香港青年面對龐大機遇,需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趨勢,積極裝備自己,成為有國家觀念,民族情懷以及有國際視野的新一代。為此,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以培養愛國愛港新一代為目標,教學團隊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方式,從「知」、「情」、「行」三方面循序漸進地推動國情教育,其教育成效深受社會肯定,獲頒 2022 年優秀教師選舉國情教育組的小組獎項。
詳細內容圖書教學新方案 切合幼童學習需要
語文學習涵蓋閱讀理解、實用寫作、語法結構及文言文等,難免讓學生感到艱深及沉悶,提不起學習語文的興趣。天水圍循道衞理小學為打破語文學習固有的刻板印象,遂把圖書教學發展成新的語文教學模式,融入日常的中文教學當中,以故事形式帶動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並透過不同種類的圖書,豐富學生的個人素養。李濛老師以圖書教學為基礎,結合資訊科技元素,並設計不同類型的延伸活動,進一步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打好良好的語文根基。
詳細內容探討機械人教育的實踐與創新
機械人教育(Robotic Education)在科技時代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技術創新、教育改革和社會影響均具有深遠的意義。機械人教育的推進與發展對經濟帶來的好處是明確的。先進的機械人技術不只能為相關的設計、維護和操作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它還助長了自動化和最佳化製造過程,從而提升產能並減少人為失誤。國家或地區若具有高度的機械人技術,將更容易吸引外國投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詳細內容讓書香滋潤學生成長
打造一所閱讀蔚然成風的學校,讓學生走進閱讀之旅,眼光不能只局限於學校圖書館,而是要舉全校之力來推進,校長、老師和家長共同為推動閱讀風氣一起出分力,才能真正把閱讀滲入至全方位。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