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圖書館帶動跨學科學習的力量:藝術與科學的結合實例
上一期介紹了配合小學科學科課程四大範疇的本地出版圖書,今次想分享圖書館活動帶動跨學科學習的例子。在當前教育局推動的小學科學教育框架中,注重學生的創意和科學潛能的啟發,尤其是從小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想像力,無疑是重要的方向。本人曾經在小學二年級的課程中引入「甲蟲觀察體驗工作坊」,旨在以生動有趣的方式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並讓他們在互動中學習。
詳細內容配合小學科學教育四大範疇 推介本地出版圖書
2024《施政報告》強調將香港打造成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推動多項人才引進計劃,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證」和「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截至九月底,已有24萬人才獲批入境,部分各地人才攜同子女到港,帶動學界新氣象,促進學校多元發展。《施政報告》指出將加強職業專才教育,因此中小學生的STEAM教育,即成為了達至上述目標的重要基礎。
詳細內容從「冷宮」到文化殿堂 圖書館轉型的關鍵
江湖流傳,學校有一個熱門的「冷宮」,那就是圖書館。有傳這裏常被用作安置即將退休或功能不全的老師。我們可以想像這樣的場景:一位圖書館老師,整日坐在借還書櫃台後面揮揮手趕蒼蠅,由於圖書館缺乏吸引力,這位老師也就越發閒散,可以如此坐上三數年後平淡退休。然而,這樣做明顯浪費了人力資源。為了確保該老師的薪資合理,學校管理層便安排他大量代課、值班。結果,這位老師更加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經營和發展圖書館,陷入了惡性循環。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