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0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1月
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加強自學能力
「學生透過自主學習,增加成功感、自信心,自己解決困難,才能做到終身學習。」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 黃慧文校長 與全港學校一樣,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同樣需要面對疫情,上屆中六學生無法在校內進行模擬考試,但憑著學校多年來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他們順利應考公開試,成績優異,入大學率倍升。黃慧文校長訴說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並同時讓全校一起參與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令成績不斷進步。 多元學習模式 增強記憶...

2020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1月
培育社會領袖 面向世界
「若能幫助學生在學校找到自己的發光亮點,他們才會充滿自信,成為明日領袖!」漢華中學 關穎斌校長 漢華中學於1991年轉為直資學校,成為一條龍直資中小學。面對世界急速發展,關穎斌校長希望以一條龍直資學校的優勢,多方面發展教育,並致力讓同學掌握中英語能力,發展一生一體藝,啟發學生的領袖才能,迎接將來的挑戰。 擅用直資優勢 鍛鍊英文能力 漢華中學是直資一條龍學校,故此在語言教學方面有很大彈性及優勢。學校...

2020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1月
非一般教育 培育未來棟樑
「作為教育者,不是要學生成就自己的理想,而是成就學生理想。」孔聖堂中學 楊永漢校長 孔聖堂中學創校60餘年,秉承校訓「孝梯忠信、禮義廉恥」,除傳授知識,同樣着重培養内在人格,全面發展學生的「德行、知識、生活」,進而成為一個良好公民。楊永漢校長藉著教育趨勢轉向,重新檢討學校發展,訂下三大發展路向,包括「教學新常態」、「早著先機」及「國際交流」,幫助學生開拓國際視野,豐富學習經歷。 教學新常態 科技體...

2020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1月
善用直資優勢 開設全新初中課程
「創校原意是配合社會需要,現在改革擴展初中版圖,同樣是回應學制及社會需要,以學生利益為大前提。」明愛華德中書院 王偉校長 明愛華德中書院(下稱「華德中」)原是高中學校,然而由會考淘汰過渡到DSE三三四學制後,從初中直升高中。學校需要就此作出改革,所以決定開辦初中課程,華德中秉承辦學團體的使命,提供卓越的服務,並透過全人發展貫穿課程,讓學生體驗完整的中學生涯。 來年招收中一生 回應社會需要 王校長指...

2020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1月
創新 追求卓越
天主教鳴遠中學(下稱「鳴遠」)的老師盡心盡力為學生尋找資源與機遇,致力讓同學在學術、課外活動、個人成長等方面有所發展。適逢今年是鳴遠70周年,袁玉蘭校長帶領教職員團隊,群策群力,銳意創新,如改革課程,修建浸入式仿真實驗室(VR Cave)等。 致力尋找資源 改善教學設備 袁校長讓老師有充足的自由作出專業判斷,申請不同的資助計劃支援學生。袁校長指出,同學參加制服團隊及銀樂隊都不需付費;學校舉辦英國交...

2020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1月
培育人才30載 運動精英 回饋母校
「當年聘請校外教練並非主流,所以我們特別銳意尋找具運動專長的老師來帶領體育活動。」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 鄧智光校長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至今已建校30周年,作為學界稱霸的體育王國,一路發展下來,不少學生成為教練,更回饋母校,以教練身分回來教授師弟師妹,薪火相傳。 發展體育項目 令校園更熱鬧 早在九十年代體育雜誌《奪標》中,就曾有篇幅報導該校是新界西崛起的後起之秀。鄧智光校長說︰「看...

2020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1月
專業團隊 照顧學習多樣性 礦石乾坤 知信愛活
「我們視每個學生都是未經打磨的稀世礦石,透過知信愛活四大學習目標的訓練,同學一定能成為耀眼、發光發亮的寶石。」東華三院鄺錫坤伉儷中學 歐文素校長 東華三院鄺錫坤伉儷中學致力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培養學生正面價值觀,為投身社會前作好準備,並以校訓「勤、儉、忠、信」為進德修業的依歸,勉勵他們拓展豐盛的人生。 知:裝備知識 DIY體驗 發展解難創意 體驗式學習是學校致力推行的教育方向,從體驗學習中獲得的知識...

2020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1月
寄宿生活 樂趣無窮 開拓潛能 盡展所長
「我相信每位同學都擁有不同的潛質,有超出自己想像的能力。如果能做到自律,嚴格要求自己實踐每日的小目標,相信他們已經踏上了成功道路的第一步!」香港仔工業學校 沈明輝校長 香港仔工業學校是香港少數附有寄宿服務的文法中學,致力為學生提供具有天主教慈幼會特色的全人教育,協助學生均衡發展,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學校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空間及發展機會,鼓勵他們積極發展潛能,透過實踐,各展所長,日後回饋社會。...

2020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1月
連結德、日、紐姊妹學校 擴闊學生視野
仁濟醫院第二中學(下稱仁濟二中)現有三所海外姊妹學校, 包括紐西蘭Howick College、日本池田高等學校和德國Friedensschule Münster。締結姊妹學校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吸收外國文化、了解世界的大不同,為學生提供不同媒介的文化交流。 日文課程牽線 英語視像交流 仁濟二中在2009年開始,於初中開辦日本語選修科,及至2012年新高中課程開始,在...

2020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1月
自利利他 培育正向、同理心 自主學習 應付未來挑戰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隸屬香港佛教聯合會,秉承校訓「明智顯悲」的精神,教育學生以六育並重,除發揮個人潛能,更重要的是確立正確的人生觀,了解「能力愈大,責任愈大」的道理,日後回饋社會。 「讓各位同學、家長及教師團隊親身感受『自信樂學、堅毅感恩』的學習精神,從而更有效發揮學校一直提倡的『自主學習』範式,提升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及潛能。」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呂恒森校長 自利利他的意思《佛光大辭典》:自利,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