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0月

師生攜手 並肩同行 培育豐盛生命 全人發展 學會學習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下稱「方中」),吳俊雄校長特別注重建立師生、家校關係,以及學生的歸屬感,陪伴他們成長。方中重視班級經營,由中一開始,兩名班主任帶領同一班學生,為期三年,彼此關係就像家人一樣密切。初中學生會得到參加成長營的機會,高中生則着重於領袖培訓,培養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 「我期盼方中的教師團隊與家長並肩同行,能做到《箴言 22:6》所言:『教養孩童,使他們走當行的道路,甚至到老也不偏...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0月

精心設計 1.5公里體驗式學習圈 以STEM連結社區 傳遞愛與關懷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鄧智光校長一直稱讚老師的創意,全因校內老師設計出「1.5公里體驗式學習圈」,當中包括空氣、河水、長者等等不同元素,以校內最強勁的STEM先行,將校內知識與社區連結起來,讓學生從小培養關懷社區的習慣。回饋社會從來不只是口號,而是事事親力親為,以及慢慢建立區內人與人之間的情誼。 陳易希的啟發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下稱「譚李麗芬」)鄧智光校長在校已超過二十年,由於鄧...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0月

提供優質 全人教育 百年樹人 植根品格

「有舊生向我表示,事隔多年,仍記得當年的班訓:『易地而處』,更成為了人生的座右銘。」新界西貢坑口區鄭植之中學 列志佳校長 新界西貢坑口區鄭植之中學(下稱鄭植之)本着「以愛為本,六育並重,專業求進」的學校信念來辦學,至今已超過四十個年頭。列志佳校長不忘初心,繼續落實百年樹人大計,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使同學不僅擁有美好的品格、優異的成績,更能發揮獨有的天賦,茁壯成長。 秉持信念 培育品...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0月

明愛精神 回饋社群 因材施教 培育專業棟樑

「教與學是學校的核心工作,我們必須因材施教,因應同學能力及學習進度,精心策劃教學,讓每位同學均能學有所成。」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歐陽麗琼校長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的教育宗旨以學生為本,課程除了提供基本學術及科技教育,更配合專業、專上教育和就業需要,預早為同學計劃投身社會作好準備。此外,該校亦積極培訓學生正面的價值觀,效法基督待人的榜樣,日後回饋社群,成為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良好公民,發揚明愛精神。 對...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0月

教育由心出發 關注學生需要 用「愛」培育 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是師生的『第二個家』,學校需要以實際行動照顧老師及學生,才是真正的『關愛校園』!」閩僑中學 羅惠金校長 閩僑中學屹立於北角四十餘年,一直秉承「成功教育」的理念,讓同學「一步一腳印」地取得成功。羅惠金校長帶領專業教學團隊革新求變,推動多項新發展,提升學與教成效之餘,同時增強師生和家長對學校的歸屬感。 從關愛出發 為家長學生建立歸屬感 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而閩僑中學則由關愛出發,洞察學生的...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0月

以話劇融入課堂 全方位提升英語水平

若果學習英語的路上,可以放下課本,不用瘋狂抄寫,從戲劇角色中,慢慢吸收學習,提升英語的聽寫讀講能力,繼而在演出中建立自信,相信學生十分樂意學習。仁濟醫院第二中學自去年開始,將一直用心經營的英語話劇課外活動,首次融入課堂,讓學生透過演繹角色慢慢薰陶,從中學習自我成長、自我完善和自我訓練。當老師看到學生學習英語面露愜意的笑容,顯然是因為仁濟醫院第二中學,走對了方向。 將話劇融入英語課 仁濟醫院第二中學...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0月

度身訂造PSP 計劃 為港培育體育精英

傳統教育模式來說,面對具體育潛能的學生,兼顧學業和運動雙線發展,實在少一點毅力都不行。林大輝中學多年來培育的不僅是具體育潛能的學生,同時亦有不少是香港的體育精英。林大輝中學全力支援精英學生在運動場上衝刺,實在是難能可貴。為學生發展潛能同時擴展人生路,這是一所好學校,必然會做的事情。 PSP度身訂造 精英運動員課程 林大輝中學於2015 年開始,跟香港體育學院簽訂合約,建立「夥伴學校計劃(高中教育)...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0月

兒童樂園式 Happy School 提倡愉快學習

「我希望利東聖文嘉是一間Happy School,營造兒童樂園般的愉快學習氣氛,讓小朋友在『兒童樂園』內,不止遊玩,而是在遊戲中學習,並發展知識、態度、技能。」   綜合活動課程 全方位吸收知識 麥少珊校長重視以「兒童為中心」的核心價值,以「兒童發展」和「兒童學習」為基本原則來制定課程,兼顧幼兒的興趣、需要和能力,創設啟發多元智能的環境,透過生活經驗、感官接觸、各種探索活動和趣味的遊戲,...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0月

聖文嘉以愛孕育學生成長

聖文嘉 無私的母愛精神 學校發展總監麥謝巧玲博士指,香港幼苗協會屬校的幼稚園,以「聖文嘉」為校名,共五間分校,校董大部份都是天主教徒,所以辦學理念帶有天主教氣息。聖文嘉(St. Monica)本是聖女,她的長子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聖女Monica 於是向天主禱告,希望兒子能改變過來。後來,兒子真的改變過來,並成為聖人。麥謝巧玲博士說︰「基於聖女Monica 的母愛如此無私與偉大,所以校董選取了『聖...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10月

強調刺激與鼓勵 引發好學之心

多提問鍛鍊腦部 聖文嘉中英文幼稚園(荃灣)黃鈴儀校長深信真正的教育,不是用甚麼方法教曉孩子一些東西,而是用甚麼方法去「刺激」、「鼓勵」,令他們有主動學習的動機和慾望,能自發地學習,從中找到樂趣。黃校長說︰「只要我們經常向幼兒作出適切的提問,學生便會思考,腦部才會活躍。小孩子需要思维能力强,而且判斷要快和準,將來才會成為成功的人。」   加上,提問能讓人產生好奇心,而只有好奇心能帶領人類尋求知識。是...

教育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