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5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5月

關愛校園齊共建 愉快學習展潛能

華富邨寶血小學位於南區,一向注重品格教育,透過多元化學習活動,學生從小培養愛己愛人、服務他人的精神。學校為小一新生,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奠下良好基礎,並在學長的陪伴,一起投入學習生活,共建開心愉快的關愛校園。 大手拖小手 友愛樂傳承 對於小一學生及家長來說,升上小學是一個重大挑戰,除了要離開相處多年的幼稚園朋友,更要適應陌生的學習環境。有見及此,學校於每年9 月舉辦「大手拖小手—孖寶拍...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5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5月

教學與體藝並重 打造優質快樂校園

位於屯門兆康的興德學校去年由賴子文先生接任校長一職,今年九月正式命名為「圓玄學院陳國超興德小學」。賴子文校長帶領學校革新求變,推動多項新發展,打做學校成為一間有質素的「快樂校園」。 軟硬件支援 帶領學生走向世界 「學校極為重視數理發展,希望學生可以從小培養科學興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校為此投放資源設置STEM 實驗室,當中的設備和規格與中學實驗室無異,鼓勵高年級學生動手做實驗,盡情...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19年12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19年12月

公平教育 享受學習樂趣 優秀教師團隊 提升英語學習表現

新會商會學校屹立於中西區逾六十年,學生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融和共處、互相砥礪。呂錦強校長和教學團隊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致力打造公平的優質教育 ,讓學生得以發展潛能,使學習成為樂事。 公平優質教育 均等學習機會 教育應是平等,施教對象不分背景、種族、能力、性別等,學校着重實踐公平優質教育,讓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和經濟狀況的學生,都能接受有教無類的平等教育,學會和諧共處,在尋求知識的漫長道路上互相扶持。...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5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5月

以愛為先 營造關愛校園 重視英語學習 推動多元發展

位於葵青區的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強調慈悲心,秉持佛教教育理念,重視建立不分你我、和諧及互相關懷的校園氣氛。學校除了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機會,打好知識基礎,亦着重培訓他們的品德修養,使學生有正確的人生觀,懂得明辨是非,成為負責任的良好公民。 優質英語學習環境 激發同學興趣 要學好英語,關鍵在於為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有趣的語境,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學校強調"English is here ; Englis...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5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5月

帶領學生打開世界之門 以體驗引導學習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的校訓是「博愛行仁,省善修德」以德育為本,五育並重。身為校友的楊文德校長,一直深信學生要追求卓越成績,須先深明學習的重要;要有遠大抱負,必先開啟廣闊的視野。 把課堂還給學生 引發自主學習動機 學校剛剛歡渡四十週年校慶,看到學生的學行素養持續提升,楊校長分享這是全體老師共同攜手改進教育的成果。在他上任時,教師沿用的教學策略主要放在考試成績上,隨着時代進步,現今的學生要...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5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5月

敢於立新 成就專業人才 突破地域 開拓世界視野

惠僑英文中學鄭智賢校長以培育人才為首要教育理念,鼓勵學生挑戰新事物,讓他們發掘自我潛能,將來在各行各業回饋社會。 五十周年金禧校慶 見證豐盛教育成果 在惠僑英文中學秉承的教育信念裏,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有着不同天賦、性格與潛能。鄭校長分享,校方一直以來致力提供多元學習機會,使學生能在愉快學習中發揮無限可能。迄今,惠僑務實辦學已逾半世紀,來到2019 年,惠僑喜迎五十金禧,並於5 月25 及26 日...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5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5月

薪火傳承五十載 與時並進 推動全人教育

佛教大雄中學於一九六九年創校,為香港佛教聯合會興辦的第二所中學,多年來致力培育學生在品德、學術、體能、合群、審美各方面的均衡發展,重視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提升自主自學能力,期望學生將來能貢獻社會,服務人群,實踐校訓「明智顯悲」的精神。 推廣科研 拓展知識與視野 STEM 現為大勢所趨,但學校早在三年前已成立STEM 小組及開設「創科天地」,以無人機、機械人及3D 打印的活動為基礎,積極營造學習氛圍。...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5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5月

啟發多元潛能 開拓升學就業前景 引入嶄新科技 豐富課堂學習體驗

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由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創辦,一直以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為辦學目標,提供優質教育,為學生營造關愛、尊重和包容的環境,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 建立巴士教室 訓練學生社交能力 要吸引學生學習,首先要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學校與新巴城巴及香港交通教育學會合作,在校內用退役巴士設備建設「炮循巴士教室」,讓學生在喜愛的巴士環境中進行小組學習及訓練。 沈校長又笑說師生合力把教室佈置...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4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4月

教學「嚴」中有愛,抗疫「炎」中有愛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令香港各行各業遭受沉重打擊,就連教育界也來了一場翻天覆地的改變。停課接近三個月,為免教學進度受阻,不少學校皆全副武裝、馬不停蹄地開展網上教學,一時間「ZOOM」、「GOOGLE CLASSROOM」、「ECLASS」等網上學習平台熱鬧起來。為求做到「停課不停學」,教學彷彿在一「疫」...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0年3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0年3月

傳揚中國文化 建構共融校園

近年政府致力鼓勵及支援非華語學生(特別是少數族裔學生)盡早融入社會,包括幫助他們適應本地教育體系及學好中文。隨着加強支援措施的落實,錄取非華語學生的學校數目亦較過去提升。惟基於族裔文化、家庭對其升學及就業的期望、社交圈子及生活習慣不同等因素,非華語學生在本地學習中文方面仍存有不少困難。 本年學校透過舉辦「中華文化日」活動,提升非華語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並加強與本地學生的融合。活動正值安排於農曆新...

教育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