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Es情+社同行計劃」 以遊戲為本 支援幼兒 社交情緒教育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專業 教案分享 專家分享 香港教育大學創新項目巡禮 香港教育大學 知識轉移 3Es情+社同行計劃 幼兒社交情緒教育 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 鍾杰華教授 林俊彬博士 教育專業第18期 香港教育雜誌42期

3Es團隊

近年的幼兒教育亦對幼兒情緒有所關注,市面上有不少與幼兒情緒相關的繪本,可供教師及家長使用,然而尚欠缺一套完整的指標或系統。有見及此,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鍾杰華教授及林俊彬博士領導團隊展開「3Es 情+ 社同行計劃」,希望幫助老師教導學童認識和管理自身的情緒,同時將數據收集,制定了「華人幼兒情緒社交能力量表(Chinese Inventory of Children’s Socioemotional Competence, CICSEC)」,進一步完善計劃,為本港幼兒社交情緒教育提供針對性的方案。

情緒社交能力
  情緒社交能力,指有能力適當調節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繼而和他人正面互動和有效溝通。在外國的追蹤調查顯示,擁有良好情緒社交能力的學童,成長後學業表現更佳。由於具備自我控制能力和同理心,幼兒能夠與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因此,孩子年幼時開始認知情緒社交能力,在他們成長及發展上均有所裨益。

家校協作 為幼兒作出最全面支援
  在整個計劃推行初期,研究團隊首先到學校做焦點研究,就老師和家長對社交情緒的認知及發展進行調查及數據分析,最後形成四個理論支柱——「情緒管理」、「同理心及社交行為」、「認知控制」及「情緒表達」,並透過總共 28 節的「小花園」低班課程,教授幼童相關的知識和技巧。團隊將理論支柱化成手偶角色,提升孩童學習興趣。
  此外,3Es 團隊會提供共 10 節的培訓,讓老師全面了解課程內容。學童升上高班後,學校會提供兩個針對性的課程︰「小溫室」和「小田園」。「小溫室」專門針對情緒控制上明顯表現較弱的孩子,而「小田園」則是裝備孩子,迎接升小挑戰。除了支援老師外,團隊亦為低班和高班的家長提供共 7 節的培訓,讓家長對幼兒的社交情緒發展有所認識,家校配合,提升幼兒情緒社交能力。

六年同行 進一步推廣課程
  課堂上老師透過大量圖像化的教具,帶領學童遇到社交困擾時,簡單並具體地做到 4T 原則:有困難(Tell the problem)、 想 辦 法(Think of the solutions)、 估後果(Tease out the best one)及試試看(Try out and evaluate)。另設有聲故事書,藉着生活化的故事,令孩
子更容易投入角色,潛而默化,最終能夠讓小朋友活學活用。
  在為期六年的計劃裡,團隊成功支援了48間幼稚園,顧及學童、老師和家長三個不同的層面。最近香港教育局有意推廣此計劃,讓更多本地幼稚園參與,日後能夠成為常規政策。同時,教大亦會每年開辦一次面向幼兒教育的校長及老師有關社交情緒單元的課程,讓香港兒童能夠得到健康的心靈發展。

如有興趣進行後續合作計劃,請聯絡香港教育大學知識轉移辦公室。
歡迎致電 2948 7556 聯絡香港教育大學,知識轉移辦公室 凌先生。

計劃以四個理論支柱為藍本,設計了四個豆豆角色,帶動課程中的所有故事及情境,讓幼兒更容易投入課程內容。

 

老師教授相關課程前,3Es 團隊會提供共 10 節的培訓,讓老師全面了解課程內容。
團隊亦為家長提供培訓,作出家校配合,提升幼兒情緒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