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Tense 時態】必讀(一)(48期)

文: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露雲娜老師 英語教師支援協會 英語教師支援協會主席 Double R 整合法 英語

早前一位剛升讀中四的學生問筆者,為什麼英語DSE公開考試沒有像之前校內考試般一樣考核Tense(時態)?她慨嘆儘管以往花了很多努力學習英語,Tense這部分從未合格。聽完這番話後,心裡有點酸。說實話,在過去30 載教學生涯中,筆者很少見同學能在寫作或說話中完全準確地掌握運用Tense。

每一位本地學生打從初小階段,直至完成中三終期試,都不斷遭受Tense 的評估洗禮,因為它是每份G.E英文卷的焦點,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諷刺的是,同學不斷重複地學,不斷重複被測試,亦難避免不斷重複地犯錯。為什麼Tense 那麼難學?究竟學英語是否一定要學Tense ?今期就讓筆者跟大家解說一下這些棘手的問題吧!

難學的原因

(1) 因為中文的動詞没有Tense,不能對等轉換。中文利用詞彙表達意思,英語着重語法。有一句著名的英語急口令例子可給大家作參考。

例子(1):

I saw a saw that could outsaw any other saw I ever saw.
見過一把鋸子,它勝過見過其他任何的鋸子

上述英語句子中的【saw】字有3 種解釋:(1) 見過、(2) 鋸子、(3) 鋸得出眾。這就是筆者常說的一詞多解,相信大部分讀者很少用 (2) 或 (3) 的意思。有那麼多【saw】字,究竟筆者是怎樣分辨不同字義呢?這跟第二個難學的原因有莫大關係。

(2) 中文詞彙排列次序很隨意,不太影響原本意思;相反地英語有一定排列次序,不會隨便調動。

例子(2):

明天想看一場話劇 I want to watch a drama tomorrow.
我想明天看一場話劇 I want to watch a drama tomorrow.

例子(2) 說明【明天】在中文語法沒有規定放在句子的前頭或中間,但英文句式慣性放【tomorrow】在句子的最後。句子就像一條手鍊一樣,至於如何串在一起,中英文是不同的。每個中文字擁有獨立意思和具有像磁石的磁性特質,當擺放在不同位置時如例子(2) 也可互相吸引,連起串成手鍊;但英文字卻大相逕庭,要依賴一條線把字詞串起來,先後次序轉換的話,意思會改變(如例子(1))。

英語利用Tense 分辨字的意思,而它只出現於動詞,像例子(1) 分別有五個【saw】字,其中三個是動詞。現在把句子拆開,讓大家看看每個動詞【saw】的真面目。

    解釋 詞類 如何得知意思?
1. I saw 見過 動詞 前面有【I】作為主語,便得知這個是動詞,動詞必定要顯示Tense, 這個【saw】字是過去式, 所以得知是【see 】的意思
2. a saw 鋸子 名詞  
3. could outsaw 鋸得出眾 動詞 前面有【could】字, 這個【saw】字一定是是動詞,根據文法規則【could】字後面動詞不能轉Tense,這個【saw】字是basic form 基本形態,所以得知是【】的意思
4. any other saw 鋸子 名詞  
5. I ever saw 見過 動詞 跟1. 解釋一樣

學英語時,假若不注重Tense,便沒法分辨例子(1)中各動詞【saw】的真正意思。下期為讀者繼續打開更多Tense 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