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與感覺統合失調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楊文婷姑娘 香港教育雜誌52期 音樂治療 感覺統合失調

筆者剛一連七期介紹以及探討音樂如何配合孩子的七感發展。今期,筆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感覺統合發展障礙的議題,以及音樂治療如何在黃金介入期發揮積極的輔助訓練作用。

隨着年齡增長,我們的腦部從日常生活得到不同的感覺輸入資訊,在腦部分析、組織、傳遞,然後作出一個適應性的反應,形成該感覺反饋。舉個例子,我們拿起一杯熱水,手部肌膚的溫度感應會將杯的熱度傳入腦部,腦部整合,發出指令給手部肌肉:如果溫度太熱,我們要立刻快速縮手,以免受傷;如果溫度適中,我們需要調節手指力度抓緊杯子,慢慢抬高手,提着杯喝水。有感覺發展障礙的兒童,會在「感覺調節」、「感覺分析」或「感覺(適應性) 動作(sensorymotor)協調」這三方面出現問題,孩子對感覺反應會較遲鈍或敏感。

感覺統合失調問題構成很大的副作用,十分影響孩子的情緒和專注力:高敏的孩子會較容易發怒、驚慌;低敏的孩子則喜歡尋求刺激,或因刺激不足而呆滯、遲鈍。這些影響都會導致孩子在學習環境難以摒除「雜念」,專注在課堂或功課上。如果校方發現孩子感統有問題,通常都會轉介職業治療師跟進。而坊間亦有不少機構提供感覺統合訓練,內容功能性強,亦會運用很多不同器械(彈床、繩網、隧道、爬梯等),作出針對性幫助。這些活動對孩子來說效能都很好,因爲能夠對症下藥。

音樂治療對這些孩子的照顧較為全面。首先,各種各樣的樂器、音樂律動能提供對感統相應的刺激:不同的樂器對感官的刺激,律動則給予前庭及本體覺刺激。音樂治療工作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在於音樂不怕重複。人類感知音樂,樂句即使不停重複,亦不會讓人感到煩悶,反而會習慣上重複的音樂模式。因此,孩子並不會覺得參與活動像訓練,而活動內其實已經蘊含了訓練的元素。其次,音樂治療師即興彈奏,在音樂和聲、速度、節奏和音色的配合,亦有效反映孩子內在情緒,讓孩子得到非言語的途徑發洩和紓解負面的感覺。最後,孩子參與音樂活動,能夠掌控樂器,這種能力感的培養亦讓孩子慢慢提升自信心,平衡在學習環境中面對的挫敗感。

大家是否記得前兩篇文章,筆者曾經提及一個「喜歡裝作跌倒」的孩子?那位孩子有本體覺反應過弱的問題,需要透過身體突然下墜的跌倒動作,藉以感受重摔的滋味,來刺激本體覺。當時筆者以彈琴配合孩子在房間內做不同的律動動作,每一次那位孩子「扮跌」的時候,筆者都會特地誇大這個「跌倒時刻」,在鋼琴上作出「滑奏」(glissando),並唱「哎呀哎呀唷,唔小心跌親添!」逗得那個孩子哈哈大笑。很快,「扮跌」和「哎呀」形成了一個有趣互動,孩子會等待筆者的彈奏,很配合地在音樂「哎呀」時刻向下跌,有時候「快跌」,有時候「慢慢跌」,有時候「跟着音階一步步跌」,玩得不亦樂乎。變着花樣地「跌倒」,在孩子眼中,是一個與筆者互動的有趣時刻,筆者在彈奏上亦刻意地作出不同的音樂處理,希望孩子可以利用音樂快慢、高低的元素,進行感覺統合,感知自己身體的身處空間和平衡。利用快樂、有趣的互動來提供訓練的動機,不知不覺間,孩子就在音樂的輔助下慢慢進步了。

楊文婷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