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正向心理學融入校政管理 推動正面文化 帶領學校持續進步
由2010年起擔任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校長朱國強,十分重視與校內教職員的關係,致力透過真誠的溝通,從而增加互信,提升推行校政的效能。作為身心語言程式學(NLP)高級執行師的朱校長,在校內大力推動正面文化,並藉此帶動學校繼續前進。
詳細內容20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撥款 有否關注中、小學生體育發展及需要?
在2018/19年度舉辦的多項國際體育賽事中,香港運動員都表現超卓,屢獲佳績;其中單車選手李慧詩更是多項世界單車賽的獎牌得主,並得以穿上彩虹戰衣(世界冠軍贏得特定項目、類別和車種時,必須穿着彩虹戰衣);另外,香港跳繩選手亦於世界公開賽獲13金8銀8銅,表現實在令人鼓舞。香港的運動員獲取了這樣的佳績,香港政府有甚麼政策去幫助運動員延續下去呢?或者說,政府是否有意識地把佳績延展下去呢?
詳細內容
香港教育大學
認真看待外判教育 問題剖析及實用策略
將部分學校課程外判予校外機構在香港相當普及,政府亦有提供各類資助以支援學校實踐這種形式的外判教育。然而,筆者發現業界鮮有對外判教育這個行之已久的做法進行討論,亦因此容易忽視當中所牽涉的議題以及各方可能面對的問題。本文將以此作為出發點,嘗試為大家提供對外判教育的一些觀點及討論,為邁向成功的外判教育作出建議。
詳細內容資助學校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 如何計算薪酬?
政府終於接納「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的建議,在《2018 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於2019/20 學年全面將公營中、小學教師職位學位化;學校可因應校本情況,安排於2020/21 學年或以前全面落實。以現時核准教學人員編制而言,小學學位教師職位的只有65%,中學學位教席亦只達85%,在2019/20 學年或之後,所有核准編制內的教席均轉為學位教師職位(包括過往在各項措施或基金下為學校提供的非學位教師職位)。
詳細內容
香港教育大學
危機還是轉機 三問教師學位化
重視學校中層領導的培訓及學校變革;善於協助教師及學校檢視;思索如何在學校培養中層領導;提升學校效能。早前筆者在明報以教師學位化與教育專業承傳立論,提出在職教師培訓的重要性。故此,在此篇章中,筆者亦不想再詳述個人見解。相反,筆者想藉此平台,以非學術的角度,提出三個有關教師學位化的問題,讓學校管理層及教師好好思索新政策對學校帶來的「機」遇。
詳細內容教師專業階梯雙軌並行 「行政」與「教學」同步發展
最近,教育界爭取多時的幾項議題,透過各方的努力與磋商,終於在2018年政府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得到回應,其中包括教師全面學位化、一校一行政主任等,實為業界打了一支強心針。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亦於2019年3月26日公布檢討結果。 專責小組不負所望,於短短一年半間透過對香港教育界的仔細觀察及深入研究,再加上參考海外經驗,共提出了18項建議,例如教師全面學位化、建立教師專業階梯、調整小學校長薪酬及增加小學中層主任職位等,不僅反映其認真負責的態度,也體現本屆政府重視教育、與各界「一起同行」的誠意和胸襟。
詳細內容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
香港神託會主辦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動物界也有失敗週
失敗並不只是人們所經歷的功課,原來所有動物在成長過程中也會經歷失敗,即是學習的階段,才能成長及求生。在一些動物紀錄片中,往往可以發現一些十分有趣的例子。
詳細內容
民生書院
民生書院:培養堅韌態度 無懼挫敗
對比上一代,現今的青少年相對在物質資源豐富的環境下成長,少捱苦勞碌。成長中,甚少遇到考驗,以致抗逆能力較低。現時家庭普遍是「一個起,兩個止」的兒女,孩童得到父母及或祖父母的照顧和寵愛都較多,甚至不少變成溺愛和縱容。青少年大多抱急功近利的價值觀,在學習和工作上期望「少付出,多收穫」,考試望「貼中題」,工作望可短時間獲晉升。而受到消費文化影響下,他們崇尚物質主義,藉此肯定自我價值。當學生們畢業後接觸社會時,始發現真實世界與幻想及期望不符時,挫敗感或會增加,甚至以錯誤方式去解決問題。
詳細內容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讚出自信的孩子
我校去年取錄了一個從國際學校轉校來的英國籍小男生,金髮碧眼,廣東話說得不太流利,可是用廣東話上課時卻顯得非常自信,他跟我聊天時亦不時向我提出反問,自信心之高,令人稀奇!是什麼令他有如此強大的自我形象呢?我猜想,可能是因西方的教育方式充滿讚賞及肯定,才培養出如此自信的孩子。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