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學生 贏取信任 理解實際需要 以學生為本

尊重學生 贏取信任 理解實際需要 以學生為本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一連兩期專訪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校長鄒秉恩,於第5期中鄒校長分享了他秉持有教無類,以大膽和創新的方法,成功替多間學校注入新思維,改善辦學質素。來到這一期,鄒秉恩跟我們分享他離開了聖公會基心小學後,如何帶着當教育前線的經驗,擔任香港教育學院講師及高級課程發展主任,處理中小學、毅進和大專等的課程評審及設計工作,以另一角色服務學界。11年轉眼過去,他重新走到前線,到聖公會聖匠中學及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擔任校長,之後又重回當初的起步點,再次擔任小學校長,秉承致力服務學界不同崗位的初心。

詳細內容
設計學習框架 聚焦情意教育 讓知識融入生活 學習不再與己無關

設計學習框架 聚焦情意教育 讓知識融入生活 學習不再與己無關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人和自然是一種共生關係,必須互相依賴才能生存。港人日常生活產生大量家居污水,包括清潔家居及梳洗時所產生的廢水。這些污水排出大海後不但影響海洋生物生長,更有機會令牠們中毒致死。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常識科老師羅其斌就常識科中水質污染的課題,特意與他的教學團隊進行深入反思,設計出「辨、便、變」學習框架,配合「情意教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一方面掌握科學過程技能,另一方面能更全面辨析家居污水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培養出保護海洋的價值觀和行為。

詳細內容
教學科技 如何改變課堂?

教學科技 如何改變課堂?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專業

在這科技迅速發展、信息爆炸的年代,學校也要與時並進,培養學生的在新時代所需的能力。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在反思以老師單向講課為主,過於強調死記硬背和應試的傳統教學模式,而嘗試採用各種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創新教學法,提高學習興趣。

詳細內容
運動會日子抽籤、校際比賽日協調 如何制定雙贏的校曆表?

運動會日子抽籤、校際比賽日協調 如何制定雙贏的校曆表?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專家分享

每年在大約5至6月,政府及教育局也會陸續公佈新一年的法定公眾假期、公開考試、文憑試放榜日及中一入學試等。學校便會因應這些「校外」日子來開始制定校曆表,好讓各同事可預算新學期課外活動的安排,如:交流團、全方位學習日、學校開放日等。當中,體育同工比較關注的運動會及學界比賽日子對學校訂定考試及假期是息息相關的。

詳細內容
溫柔的力量: 歷史與文化的閱讀

溫柔的力量: 歷史與文化的閱讀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案分享 教育傳媒

文化的基因,應該流淌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裏,蟄伏在我們的靈魂裏,只消我們輕輕地,用最溫柔的方法,把它喚醒。

詳細內容
教育在家,教學在校。一場教育的叩問: 學校以外, 教育還能是什麼?

教育在家,教學在校。一場教育的叩問: 學校以外, 教育還能是什麼?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在香港,一談到教育,家長比較傾向於關注子女入讀哪間名校;哪區校網最好;成績若要優異,學童非去哪間補習機構不可,追求分數成為教育的首要目標,教育子女成了學校的責任。然而,成績以外,教育還可以是什麼?曾於加拿大修讀社會兒童心理學及於美國修讀教育系博士課程的陳美齡分享說:「學校只是幫助教導學生知識,真正的教育,是發生在家中的。」家校合作,不只是潮流,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詳細內容
教育不只談成績 學習與成長 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教育不只談成績 學習與成長 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教育是什麼?曾擔任過校長,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校長特別顧問、田家炳基金會董事局副主席戴希立認為,一直有參與香港教育制度改革的工作,學校教育,依然是他最大的著眼點。「簡單來說,學校對學生最重要做到兩個功能——學習和成長。除學習知識外,亦要幫助他們在學習生涯中建立德、智、體、群、美,建構一個完整的價值觀。」

詳細內容
致未來最好的我 體驗式學習 發展最佳個人潛能

致未來最好的我 體驗式學習 發展最佳個人潛能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學校最大教育方向是做最好的我,我們深信每個孩子都有長處,不需要與別人比較,但每天都要有進步,自發學習,與自己比較。」有關教育,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亞斯理衛理小學校長林德育在與《教育專業》的訪談中,分享了這句理念。做最好的我,是作為一個學生的責任,也是作為一個全人的最佳素質。

詳細內容
教師視角: 2019 / 2020 年, 我們該對教育有何展望?

教師視角: 2019 / 2020 年, 我們該對教育有何展望?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2019/2020學年將會成為這十年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為什麼有這樣的推論?我們先來看看現時的教育狀況。

詳細內容
從自動駕駛 看學習人工智能

從自動駕駛 看學習人工智能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教育資訊 教案分享

新學年開始,學校都為新一年的課程作準備。於剛過去的暑假我便參加了不少人工智能教學的相關教師工作坊,為來年設計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在廣泛的理論學習內容當中,透過自動駕駛汽車的實驗學習人工智能,是真正可讓同學體驗人工智能開發和其威力的難得學習經歷。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