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多元感官發展(五): 音樂與聽覺(48期)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楊文婷姑娘 英國註冊音樂治療師 樂延言治療及教育中心 香港音樂治療協會主席 音樂治療前幾篇文章介紹音樂與我們的五感發展,這一期終於來到了最重要的聽覺。
聽覺是胎兒繼觸覺之後發展的感官,可見聽覺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媽媽級的讀者也一定感同身受的一點,是寶寶似乎一出生便能分辨出媽媽的聲音,而且聽着媽媽的心跳聲,能令寶寶感到平靜。因為,媽媽心跳的頻率和聲音,自二十週左右開始已經一路伴隨著他。
說到音樂和聽覺關聯的重要性,筆者真的不得不提作曲家貝多芬。他在創作以及公演《第九交響曲》的時間,已經完全喪失了聽覺,他甚至聽不到觀眾雷鳴般的掌聲。當他飽受耳聾以及其他疾病的煎熬,也曾想過以死一了百了的時候,他也是從音樂中獲得了力量,靠著驚人的毅力,克服困難,戰勝自己。
到底貝多芬如何在耳朵聽不見任何樂器聲音、無法分辨音色強弱等的情況下創作?研究貝多芬的學者滕布里奇表示,貝多芬是一位充滿想像力的作家。學界較一致的共識是,貝多芬靠腦海內儲存的聽覺記憶去譜寫交響曲。其實聽覺資訊,相對視覺資訊,較能夠深刻地刻印在我們的記憶內。電影《反轉腦朋友》關於音樂的記憶球的一段,腦內的中央處理器得到了一個載有音樂旋律的記憶球,被腦內工作的人員「一得閒就播放」出來,所以主角小女孩會不自覺地哼唱小曲。其實「播放音樂記憶球」這能力,在腦神經學的研究已經被證實:我們能夠將聽覺資訊製造成「回聲記憶」,並在腦海內似「回帶」般播放。而不停重複重複地回帶,則是耳鳴(earworm)現象。
音樂是聽覺和時間流動的藝術。用聽的方法去學習音樂,背後的原理是怎樣呢?我們透過聽覺所獲得有關音樂的資訊:不論是音高、節奏快慢、音色、強弱,都會比視譜更多更立體,更深更廣地刺激腦部,並能夠在腦海內停留更久。所以,有一些聽力較靈敏的孩子,可能老師示範兩三次後,便能很好地將旋律記住了。學習音樂的過程,也是腦袋練習把聽到的資訊更仔細分析、詮釋和消化,並將聽覺資訊和視覺、動態等資訊整合和連結。為此,腦部需要發展大量神經網絡將這些腦區連結。雖然回聲記憶主要處理短時間內聽到的音韻資訊,但是當我們重複「播放」的時候,便會漸漸加深腦袋處理這些資訊的記憶,慢慢地,我們就會將這些資訊儲存進大腦皮層的長期記憶區裡了。這些記憶,可以伴隨我們一生。即使是患腦退化症的患者,音樂部分的記憶依然可以完整。
腦神經學家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曾在他的著作《看得見的盲人》(The Mind's Eye)裡面提及一位雙目失明的教士,依靠著雨點打在不同表面的聲音,來分辨出整個環境輪廓。我們的腦袋,在某種感官嚴重缺失的情況下,能夠進行「資源重整」,將腦細胞資源增撥到別的感官系統,以增強我們適應環境的能力。聽覺也能夠幫助我們辨別聲音源頭的遠近,而聲音的高低也會創造空間感覺;節拍更直接在時間的流動中劃分距離。音樂恰巧是這些元素之合成,也是一種藝術形式。學習音樂,也能有效促進掌管空間感的感官發展。及後的文章,筆者再與大家詳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