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三)﹕從改變模式開始

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三)﹕從改變模式開始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疫情反覆,雖然早前曾見舒緩,一些學校安排復課,但最終還是要提早結束學年。今次的疫症正好反映出人類的弱點和絕處逢生的能力;我們儘管不能掌控事情的始末,但能控制應對的心態,從而作出應變。像從電視訪問中,我們得知各行各業如何在「疫」境中改變營銷策略,學校如何改變教學模式,個人如何改變生活習慣等等。倘若仔細分析一下,無論營銷的產品、學習的內容,還是日常細節和過去並無分別,只是執行的方式改變了。

詳細內容
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二)﹕從根源開始

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二)﹕從根源開始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近日新型肺炎疫情有放緩跡象,香港的限聚令亦有所放寬,實是可喜可賀。今期和讀者分享的便是「放寬」一詞,大家不妨做個測試,問一問身邊的親朋好友,是否知道「放寬」的英語是 relax。又或者問一下他們怎樣表達「取消」限聚令,看看他們的答案是否 cancel social gathering restrictions。筆者相信很多讀者未曾想過 relax 可指「放寬」,亦不知取消限聚令是 lift social gathering restrictions,而非用 cancel 表達。相信讀者認識relax 和 lift,但從不知它們和「限制」一起用時,有「放寬」和「取消」的意思。

詳細內容
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一)﹕ Enough

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一)﹕ Enough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鑑於新型肺炎在全球肆虐,令全港學校停課,逼不得已與讀者失聯多個月,大家久違了,筆者首先祝各位身體健康。這段日子,相信很多人都經歷了驚恐的心情;除了擔心口罩不夠,還害怕廁紙、消毒藥水、米等日用品缺乏,而不知不覺地大量囤積起來。恰巧今期要為大家講述一個與數量相關,而人們常犯錯的詞語— enough(足夠)。

詳細內容
英文、中文語法大不同

英文、中文語法大不同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筆者小時候有個疑問,為何英語有些語法跟中文好像相通,但有時又不是?

詳細內容
擺脫港式英語

擺脫港式英語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不少學習英語的人,都是擁有龐大的字詞庫,卻忽略「搭配」(collocation)的重要性,不論是寫作,或是說話,他們的英語總是生硬乏味,給人外行的感覺,正正是我們常說的「Chinglish」。

詳細內容
Although、But 真的不能共存嗎?

Although、But 真的不能共存嗎?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香港教育雜誌

還記起小時候上英語課時,受母語中文影響下,對老師各種英語文法解說經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疑問。例如 “although”不能跟 “but”同時使用;又「那兒有….」必須是 ”there is/are….”,而不能用“there has / have”。

詳細內容
打開英語閱讀能力不好之謎(一)

打開英語閱讀能力不好之謎(一)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閱讀就是要理解文章,但是大家很多時會忽略其中一個閱讀困難的原因,便是文章背後的作者是怎樣寫作呢? 能出版書籍或在報紙刊登文章的作者,絕大部份是擁有專門知識的權威,試問他們怎會用顯淺的句子結構或詞彙寫作呢?

詳細內容
不一樣的學生字方法(二)

不一樣的學生字方法(二)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資訊

上回說到背誦英語生字是吃力不討好的方法,而學習生字的最佳方法是尋找字的根源。

詳細內容
不一樣的學生字方法

不一樣的學生字方法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筆者經常被學生或家長問到,怎樣才能多學會一些生字?為甚麼寫作及說話時,總是想不起學習了的生字呢?其實跟我們傳統的學生字方法有莫大關係。

詳細內容
想學好英語 必讀時態【Tense】(三)

想學好英語 必讀時態【Tense】(三)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上回筆者跟大家分享了,怎樣的教學編排能令學習者更了解不同時態的用途和區別,今期會講述最後一個關鍵:例子。恰到好處的例子往往能有效地加深學習者對時態的記憶,那麼怎樣的例子才算合適呢?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