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幼兒生命教育 宣揚領養動物訊息

推動幼兒生命教育 宣揚領養動物訊息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政府一直不乏動物保護、領養等宣傳工作,可惜成效不彰,值得思考如何由基礎教育開始。是次走訪動物英雄聯盟的創辦人林顥伊博士時,她十分強調開拓幼稚園的到校服務,讓領養概念滲入小朋友的內心,藉着生命教育,待學生長大又或是家中開始討論飼養寵物時,第一時間會想起「領養」而非「購買」。林博士的最終目標是將動物議題帶入不同年齡界別,作不同層次的講解,從教育出發,由基礎做起,從而帶出漣漪效應。

詳細內容
合約承諾×同儕審評 建立公信評分機制

合約承諾×同儕審評 建立公信評分機制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專家分享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胡志強教授從過往的經驗裏提取構思,和其團隊開發了評核「個人分數網上評估系統」(下稱:OASIS)。OASIS 是一套為團隊項目的個人貢獻進行評分的系統,利用團隊成員的互相評估數據來計算基線,以數據為本,計算出公平合理的分數。美國和亞洲九間大學共二十八位教師採用了這個系統,改善了大約一千八百名學生參加的二十三種不同課程的團隊學習方式,在 2020 年 IIIC 國際創新發明競賽中奪得金獎,更在 2021 年再下一城,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榮獲金獎。

詳細內容
憑眼球移動瞬間判斷 準確判斷戒毒成效

憑眼球移動瞬間判斷 準確判斷戒毒成效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專家分享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已戒毒人士需要完全戒清毒癮,才能重過新生活。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梁智熊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為了更準確評估戒毒成效和復吸的可能性,將眼球活動追蹤技術應用在戒毒研究上,讓戒毒人士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的狀況。這個研究計劃是香港首個揉合眼球活動追蹤技術、「叫色測試」、「內隱聯結測驗」和「移點偵測」,評定戒毒康復治療成效。計劃於 2019年 11 月美國波士頓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上發布,在2021 年更榮獲得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銀獎。

詳細內容
由城市樹木啟發生命教育 冀全民擔任樹木監察員 共享綠色城市

由城市樹木啟發生命教育 冀全民擔任樹木監察員 共享綠色城市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2018 年超強颱風「山竹」吹襲香港時,大量樹木受到破壞,對生態環境及市民生活均造成極大影響。然而這亦成為一個契機,讓大眾以生命教育角度出發反思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李子建教授和社會科學系詹志勇教授和鄒倩賢博士為探討城市植林和社區發展之間的平衡,與團隊研發出 Tree Portal「樹之門」流動應用程式,希望透過普及科學,提高市民對樹木科學的認知,從而學會珍惜大自然,達至生命教育。

詳細內容
2021-2022 學年,開學了! ( 上 ) 教育界現況 SWOT 分析

2021-2022 學年,開學了! ( 上 ) 教育界現況 SWOT 分析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新冠疫情至今的第二個九月開學日,大家有沒有什麼期盼或作了什麼準備呢?以下,我們會以「強、弱、機、危」SWOT 方法,分析學界的狀況,並分享一些小點子,拋磚引玉,大家集思廣益,好早作準備。

詳細內容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培養學生慎思明辨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培養學生慎思明辨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通識教育科(下稱「通識科」)推行已超過十年,一直有不少教師反映,指課程範疇太廣,難以完整教授整個課程內容。教育局於 2021 年 4 月公布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優化措施,包括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下稱「公民科」)代替通識科。四個核心科目的優化方案將於 2021/22學年在中四級開始推行,希望騰出時間和創造空間,更好地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公民科課程貫徹通識科的理念,內容及課時大約為原來一半,重視建立學生穩固的知識基礎,培養他們慎思明辨能力及提升公民素養。

詳細內容
推行公民科及國安教育的重要元素 教師培訓+家長教育+學生活動

推行公民科及國安教育的重要元素 教師培訓+家長教育+學生活動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案分享 專家分享

9 月新學年開學,相信對學生和學校最大的挑戰應該是「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及「國家安全教育」兩個議題。高中四個核心課程,包括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通識教育科都有不同的改變,除了課時縮減逾半,通識教育科將整合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並於來年(2021/22學年)於在中四級起推行。此外,中、小學在各科課程落實推行國家安全教育,以維護安全有序的校園學習環境。以下,我們會分別探討這兩個議題。

詳細內容
校情與國情並行 推展「九美德行」提升共通能力

校情與國情並行 推展「九美德行」提升共通能力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專家分享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道教青松小學(湖景邨)鄭志明校長表示,推行國民教育,同學成長歷程中的個人修身方面,將得到莫大裨益。該校辦學團體為青松觀,鄭校長說︰「青松觀提倡傳揚中華文化,當中『九美德行』包括:忠、孝、廉、節、義、信、仁、惠、禮,正正呼應中華文化內的美德,讓學生學習成為謙謙大國的國民。」

詳細內容
愛國幼教 以「修身」哲學融入課堂

愛國幼教 以「修身」哲學融入課堂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教育資訊 校長專訪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現時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主要涉及初小至高中,至於幼稚園又如何建立學生的國家觀念呢?學校在實際執行上,教育局該如何支援呢?基督教樂道幼稚園何敏茵校長認為,很多概念從小培育最好,尤其價值觀方面,幼稚園的教導絕不可少。

詳細內容
倡國內團隊到校支援 培育愛國生力軍

倡國內團隊到校支援 培育愛國生力軍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回歸已二十四年,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何世昌校長認為現時才推行國家安全教育及公民科,雖遲卻為時未晚。何校長說︰「香港一直需要健全的教育體系,才可以慢慢拆解長久以來積累下來的問題。愛國教育對學生個人來說是『全人教育』,其實同時亦補足了整個教育體系,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