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新校長:呂恒森 有限資源 無限想像
這幾年校長新舊交替頻密,以前升任校長,還可以有一、兩年熟習校情的時間。但這兩年疫情下面對生源不足、學校人手緊絀的情況,加上防疫限制下不能如以往般籌辦校內外活動,對新任校長而言極具挑戰。由於工作需要到訪不少學校,當看到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在短短15個月內增加很多基建,學校盈餘反而較上任時高達30%,自行收生數目更是10年內最高,令我即時構思「新校長對談」欄目,由新校長現身說法,分享寶貴實戰經驗。—— Iris
詳細內容應用豐富前線經驗 與教育科同行 實踐教育理念
東華三院是全港最大辦學團體之一,設教育科支援該院的教育系統。在奉行校本管理原則下,負責管理學校的辦學宗旨,以落實推動東華三院的教學理念;支援法團校董會,確保學校管治符合規範;按照東華三院董事局的辦學方針,開發學校所需資源。教育科主管吳奇壎先生分享他過往的前線經驗,又娓娓道來東華三院教育服務的發展策略。
詳細內容倡分階段讓跨境學童復課
香港與內地需要重新通關,兩地如共用「健康碼系統」,將為免檢疫通關展示曙光。據悉,通關人數將每日設置配額,惟本文下筆之際,政府仍未把跨境學童列入通關名單之中。鑑於跨境學童差不多兩年未能參與面授課堂,學業上嚴重脫節,再者,跨境學生因疫情關係暫時無法回港上課,或會影響學校未來規劃,受疫情影響更不排除新學年有跨境生放棄學位,加劇本港未來學齡人口持續下跌的問題。有報道指出,一些位於北區的小學,有八成學生無法回港上課,面臨縮班危機,相信這些問題只是冰山一角,教育局必須正視,盡快解決。
詳細內容發展5G相關配套 讓孩子放膽探索
5G時代的來臨屬於大勢所趨,教育界作為應用嶄新科技的行業先驅,自然要及早未雨綢繆,把握5G 高速度、低延遲的優勢,發展相關配套,讓孩子們一起放膽探索不同領域,吸收全方位知識。
詳細內容5G創新新世代 影響世界進程
擁有資訊科技專業背景的香港都會大學郭予光副校長(學生事務及支援)表示,5G為社會帶來一定轉變︰「應用科技對社會改變有兩個方向,一是解決現有的科技問題,二是創新。觀乎5G並沒有為社會解決某些特定的問題,所以我會傾向相信,5G所帶來的改變屬於創新範疇。」當流動的5G速度、穩定性以及潛伏反應時間(Latency),均與坐在固定位置接收WIFI一樣,亦即意味着「流動WIFI」即將影響着學界甚至世界的進程。
詳細內容結合5G技術 推展嶄新教與學模式 引領學界發展
5G作為最新一代行動通訊技術,相較4G系統,擁有低延遲、高速率等優勢,並能運用先進裝置,支援極高的通訊水平。現今在中國5G終端用戶已達4.5億,隨着世界大勢所趨,5G技術將成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礎。如何結合5G技術,更順暢地提供教育服務,提升教學與學習效益,成為教育界的切身議題。教育界對於智慧校園的概念並不陌生,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構築具效率的互動學習平台,提供創意教材,加強即時回饋,完全投入虛擬實境的學習模式,5G系統已成為不能缺少的工具。今期《教育專業》封面故事將集中討論如何運用5G技術協助推展嶄新教與學模式,引領學界發展。
詳細內容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 綜合工業及商業知識 成就未來行業骨幹
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生活、社會也隨着科技的發展變得更加便捷。隨着應用層面不斷擴大,各國的學者都不約而同提出「工業4.0」概念,提倡各種科技的融合,融合過程使物理、數位和生物等領域科技之間的界線難分。為了配合現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推展產品及工業工程(榮譽)工學士組合課程與物流及企業工程(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教授學生基本工業與系統工程知識外,亦加強學生的市場意識,了解並掌握創新科技,助他們在四年大學生涯裏裝備自己,掌握將來業界發展的需要,成為能有效管理資源、創造優勢提升企業競爭力、滿足客戶期望及要求的專業人才。
詳細內容魔鬼【S】的續集篇
有一位成年的學員,曾向筆者分享,感覺很難掌握英語的【S】字,容易混淆,並且不清楚何時需要將【S】加在字的尾端。的確,英語喜歡反覆運用【S】字,但用途卻大不相同。在早期的文章,筆者曾跟大家分享過【S】在動詞及名詞尾端身分是180°對換的,因此運用時不可掉以輕心。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