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
無所作為的閱讀教育
盧梭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着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學校圖書館,正好是進行「無所作為教育」,也就是最好的教育的上佳選擇。
詳細內容家校攜手 小一新生輕鬆過渡適應期﹗
孩子升讀小一!對家長和孩子都是一件大事。小學是孩子正式進入以學習為主的成長階段。升讀小一的學生所遭遇的適應困難,大多與學校環境、學習生活及自理要求的轉變有關。家長和學校如能及早為孩子進行適應訓練,有助孩子升讀小一的適應,能讓孩子更快樂地投入小學的學習生活。
詳細內容從自動駕駛 看學習人工智能
新學年開始,學校都為新一年的課程作準備。於剛過去的暑假我便參加了不少人工智能教學的相關教師工作坊,為來年設計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在廣泛的理論學習內容當中,透過自動駕駛汽車的實驗學習人工智能,是真正可讓同學體驗人工智能開發和其威力的難得學習經歷。
詳細內容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
自創音樂教學法課程書 理解音樂背後真諦
相信許多音樂老師都會有此疑問:「學生如何才算掌握或學懂一首歌?」即使是一首簡單的歌曲,也含有不同組合的拍子、節奏及旋律,例如一首耳熟能詳的兒歌《瑪莉有隻小綿羊》,當中也包含了「附點節奏 」,究竟我們應該怎樣向學生教授一些比較複雜的節奏或旋律呢?當然,傳統的方法就是透過不斷重複的聆聽,最終學生一定能夠把整首歌曲唱出來,但是他們對歌曲又有幾多的了解呢?即使歌曲已經印在音樂書上,除了憑記憶想起課堂上播放的歌曲或動作外,又會有多深入的理解呢?如果一旦教授的歌曲是學生從來未聽過,那過了一段時間,他們還懂得拍打歌曲內的節奏或自唱出歌曲內的旋律(唱名)及歌詞嗎?還是純粹憑記憶把堂上播放過的音樂單純唱出來?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