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愛上音樂 發掘多元發展面向

讓孩子愛上音樂 發掘多元發展面向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音樂是一種情感表達和抒發的藝術,能夠剌激腦部發展,協助人類控制情緒、抒發情感。同時,音樂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有着重要影響,能夠培養他們有更多不同發展面向,不單是訓練手眼協調、音樂律動等肢體動作,亦可以培養語言、創造及聽覺等多種能力,讓思維變得更敏銳,深化邏輯推理、獨立思考的能力基礎。因此,音樂作為孩子生活中重要的認知管道,對他們的各項發展和學習有密切關係。藉着音樂對孩子進行教育,有效提升他們成長和發展的多樣性,加強表達、創造、語言等能力,從而兌現天賦潛能。

詳細內容
培養孩子在愛中成長 感恩珍惜·積極樂觀

培養孩子在愛中成長 感恩珍惜·積極樂觀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學前階段是孩子的發展黃金期,成人悉心的栽培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的工作更是任重而道遠,與家長攜手合作,懷著同一目標,邁步向前,為孩子的成長加添正能量及滿滿的愛,建立良好的品格,活出豐盛的人生。

詳細內容
孩子人生中的伯樂

孩子人生中的伯樂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在我的座右銘中,有這樣一句話:「天生我材必有用,只在乎能否遇到伯樂。」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和才華,但要想發揮這些才華,需要有一個機會和平台。

詳細內容
全港首創 AI 智能編程系統 Infocity AI CAVE打造智慧課室

全港首創 AI 智能編程系統 Infocity AI CAVE打造智慧課室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 STEAM 教育,從小培養學生學習科學與科技的興趣和能力。不少學校推動 STEAM 教育亦頗具成效,然而科技發展瞬息萬變,學校以教育為本位,難以時刻緊貼創科發展趨勢,因此與創科業界實現跨界協作將別具意義。INFOCITY I.T. Consulting 成立於 1999 年,致力於提供全方位優質和增值的 IT 諮詢服務,服務包括軟件開發、AR/VR/MR 教育和培訓系統、技術支援等。客戶涵蓋各個行業,從政府部門遠至跨國公司。近年,INFOCITY 更發揮專業優勢,協助教育界推動創科教育,提供各類型教育科技支援,為社會培育優秀科創人才作出貢獻。

詳細內容
實踐深度學習 造就明日領袖

實踐深度學習 造就明日領袖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學生要培育成為未來領袖,除了教授學科知識,更要裝備他們建立 21 世紀共通能力,為迎接未來社會發展作好準備。由世界著名教育權威 Michael Fullan 及 Maria Langworthy 提出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教學,內容包括六種主要共通能力:創意(Creativity)、溝通(Communication)、公民素養(Citizenship)、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品格培養(Character)、合作(Collaboration)。教學提倡由傳統注重學科知識的教授,轉移至聚焦學生的學習過程,發展他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創造力,以及應用新知識的能力,對學生成為明日領袖有莫大裨益。

詳細內容
KUMON35 同行同學 燃點小孩心 成就國際人

KUMON35 同行同學 燃點小孩心 成就國際人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孩子們擁有遠大的未來,同時寄託着社會美好的希望。來自日本的公文式學習法提倡「自學自習」,協助孩子開發潛能,裝備實現夢想的能力。公文香港至今成立 35 周年,堅守以孩子為中心,按照每位學生的能力,因材施教,讓他們在不受年齡和學年限制下恰到好處地學習。儘管香港學制多年來經歷不少轉變,但公文式學習法不受制度所限,全面訓練學生的基礎能力、邏輯思維及自律性等普世認可的共通技能。近年,公文式亦與時並進,積極發展電子化學習,發揮專業優勢,結合系統化的教材和學習方式,為學生帶來嶄新的學習體驗。

詳細內容
STEAM 教育 激發學習潛能 成就 21 世紀科創人才

STEAM 教育 激發學習潛能 成就 21 世紀科創人才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近年,政府投放大量資源推動 STEM 教育的發展,培養中小學生資訊素養,以建構創科人才庫,增加本地人才供應。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綜合知識和解難能力等 21 世紀共通能力,影響着社會的發展,以及學生日後的競爭能力。因此,學校皆積極加強STEM教育的相關發展,於校本課程、專題研習、課外活動等範疇滲透 STEM 教育元素,並通過跨學科教學,整合各項與 STEM 相關的知識及技能,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達至學以致用,及早為未來挑戰作好準備。

詳細內容
職涯,識捱?

職涯,識捱?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DSE 考試過後,中六的同學便要各奔前程,作為校長當然希望他們找到理想的發展。所謂理想發展,必然需要耗費很大的努力及腦力方可找到的。在現今複雜多變的職場生態,如果青年人追求的是舒服及穩定,恐怕很難得償所願。換言之,在職涯中「捱」是必須的,但如果能夠將努力明智地投放在合適的領域,將來的成就將不同凡響。這就是「識捱」的力量!

詳細內容
從兩個層面推動 STEM 教育

從兩個層面推動 STEM 教育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社會瞬息萬變,十多年前,有誰想到網上購物、電子支付,隨着供應鏈及速遞的發展,改變了整個世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單重視學生現在的學習,更需放眼將來,着力培育未來人才。學校推行STEM 教育,目的在於讓學生透過學習科學及科技知識、技能及態度,希望同學能透過動腦筋、動手做,及早掌握如何應用科技,使他們能夠在社會中快人一步,獲取更多知識、技能。

詳細內容
Happy Learning School 愉快學習 擁抱多元 成就全人發展

Happy Learning School 愉快學習 擁抱多元 成就全人發展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為子女「贏在起跑線」這句說話,烙印在很多父母的心中,不少家長疲於奔走,只為子女能入讀一所最好的學校。教育界普遍將學校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傳統學校和Happy School。傳統學校的學術氣氛濃厚,鼓勵學生完成較多課業,注重同學的學業成績,以增加他們日後升讀大學的機會;Happy School 則重視孩子於學術以外的多元發展,如品德教育、體育、藝術等不同範疇。學校亦比較注重小朋友創意、邏輯思維的發展,給予充足的機會及舞台,讓小朋友表達自我及發揮所長。老師會以不同方法引導和啟發孩子,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教導他們如何發現及解決問題。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