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

搜尋"中華"共 118 個相關結果

課程

社會科學

全日制

學士

4年課程

    資歷架構級別

中華地區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香港教育大學

學費:HK$98,000

課程頒授資格:大中華地區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學習範疇:社會科學

教育傳媒到校
2023年2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明愛莊月明中學 - 2023年2月

校長親題百字 推動書法程式 以姓名為起點 傳承中華文化

中國書法為中華文化數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精粹,上承文人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以漢字為載體,涉足文學、歷史、哲學,亦與音樂和美學相通。明愛莊月明中學一直透過多元教學,讓學生適性發展,建立正面及求取進步的精神。彭耀鈞校長熱愛文學,醉心書法,因此順應電子學習的趨勢,帶領教學團隊一同研發「好名好字」手機應用程式,推廣學習書法的好處,以此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及美德,培養學生成為文藝雙馨的社會棟樑。 校長親筆題...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21年9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 - 2021年9月

A School for Global Talents 讓學生立足中華 與世界接軌 成就世界公民

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在本學年正式開學,以「面向世界,培育優才」為辦學理念,務求讓學生在積極正向的校園生活中茁壯成長,成就世界優才。在愉快學習的同時,學校亦致力創造多元、具啟發性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成為一個自主學習者。簡俊達校長深信在六年的小學生活裏,只要努力拓寬學生的環球視野及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必定能順利銜接中學課程,在未來繼續發光發亮。 大型全新校園設備 強調共享空間時光 學校...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到校
2019年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 - 2019年1月

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新圖書館啟用 優質閱讀環境

教育傳媒到訪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參觀該校新落成的圖書館,圖書館位於學校三樓,全新裝修簡潔亮麗,原來設計是出自畢業生的手筆。 據知學校投放近百萬元重整圖書館,新圖書館十分受同學歡迎,午間時間做閱讀分享時,同學坐滿整個圖書館。 學校正計劃繼續投放資源增設更多學生活動空間,例如現正計劃重新裝修校園電台,以及設置英語室和咖啡室,不久後就會完善改善工程。...

教育傳媒

以中華美德為主軸 植根正向價值觀

中華美德為主軸 植根正向價值觀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嘉諾撒小學以「校本價值教育規劃,迎合各方需要,扎根中華文化」為主題,由德公價值教育組、宗教培育組及宗教科組、訓導組及圖書館攜手合作,以中華美德為統領,結合嘉諾撒首要價值、天主教核心價值、校訓及教育局強調的十二個首要價值觀,滲以嘉諾撒人素質,透過全校參與模式,由正規課程、非正規課程開展校本價值教育。項目備受肯定,負責計劃的德公價值教育主任關詠茵老師、生命教育組徐雅詩老師、宗教培育組及宗教科組潘嘉儀老師、訓導主任陳家耀老師及圖書館主任李詠雯老師獲頒2024年優秀教師選舉教育管理組獎項。

詳細內容
「心繫家國.童心共創頌傳承」聯校中華文化視覺藝術展

「心繫家國.童心共創頌傳承」聯校中華文化視覺藝術展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由北角官立小學、筲箕灣官立小學、將軍澳官立小學主辦,官立小學共同參與的「心繫家國.童心共創頌傳承」聯校中華文化視覺藝術展,於2025年5月9日至11日在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舉行。

詳細內容
禮儀教育:中華文化的根基

禮儀教育:中華文化的根基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不學禮,無以立。」這句出自《論語.季氏》的名言,深刻地揭示了「禮」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性。禮,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規範,更是內在修養的體現。它反映了個人的仁德與謙遜,並且是我們這片土地上千百年文化傳承的重要價值觀。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禮」的文化一直貫穿其中,我們的祖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這不僅是對我們文化的認同,更是對我們自身修養、行為的重視和期待。

詳細內容
融入中華文化精髓 實踐國民身份認同

融入中華文化精髓 實踐國民身份認同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津中議會多年來熱心關注香港教育事業發展,由創會時的46間津貼中學,擴展至今天超過300多間學校參與,覆蓋全港中學的百分之七十五,會員學校在不同教育專業團體中,一直是重要的持份者角色,為制定教育政策方向獻一分力。近年,津中議會亦聯同教育局及其他教育團體舉辦不同國民教育活動,例如「心繫家國」系列,舉辦虛擬遊設計比賽,加強全港不同學校之間的協作,共同推進國民教育。

詳細內容
人工智能結合中華文化傳承

人工智能結合中華文化傳承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今天人工智能(AI)在語音識別、自動駕駛、醫療診斷和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的應用,使AI能夠處理複雜數據,並做出準確預測。大型語言模型如GPT-4具備生成文本和自然對話的能力,提升了人機互動體驗。但人工智能可否肩負中國文化傳承的責任呢?

詳細內容
國情教育弘揚中華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國情教育弘揚中華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近年教育局積極推動國民教育,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的方式,透過發展學與教資源,為教師提供培訓,以及學生活動及交流等,在課程內外支援學校推動國民教育以及國安教育。將軍澳香島中學以「弘揚中華,志在四方」為題,配合學校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藉着全校參與的模式,策劃了不同形式的教學方針,在教學、活動、比賽等方面,統籌及推動全校的國情教育,系統化地推展國情教育。這個教育方案和理念備受嘉許,獲頒 2023 年優秀教師選舉國情教育組獎項。

詳細內容
同慶盛世中華 共譜教育新篇

同慶盛世中華 共譜教育新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新中國成立 74 年以來,綜合國力與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不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在國際舞台上舉足輕重。香港作為國家的一分子,感到無比自豪的同時,亦有責任為國家實現富強和民族復興而奮鬥。因此,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是香港人應有的義務。香港青年是社會的未來、希望和棟樑,更是推動國家發展的重要接班人。今期《教育專業》封面故事將集中討論香港如何從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着手,培育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具備國際視野、積極貢獻國家的新一代。

詳細內容
推動國民教育 承傳中華文化

推動國民教育 承傳中華文化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學校以培育幼兒的品德為重點,規劃校本品德課程,加入中華禮儀教學元素,提升幼兒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認識,透過「自然連繫、有機結合」讓幼兒在學校建立良好品德。學校作為「中華禮儀教育項目」2021-22年度優秀先導學校,何校長獲邀擔任幼稚園校長及教師專業發展課程「認識中華文化——傳承傳統美德(修訂)」的嘉賓講者,分享學校推行品德教育和中華禮儀教學的寶貴經驗,促進與業界的專業交流,幫助幼兒從小建立良好的品格行為、態度及價值觀。

詳細內容


搜尋更多 "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