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家,教學在校。一場教育的叩問: 學校以外, 教育還能是什麼?

教育在家,教學在校。一場教育的叩問: 學校以外, 教育還能是什麼?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在香港,一談到教育,家長比較傾向於關注子女入讀哪間名校;哪區校網最好;成績若要優異,學童非去哪間補習機構不可,追求分數成為教育的首要目標,教育子女成了學校的責任。然而,成績以外,教育還可以是什麼?曾於加拿大修讀社會兒童心理學及於美國修讀教育系博士課程的陳美齡分享說:「學校只是幫助教導學生知識,真正的教育,是發生在家中的。」家校合作,不只是潮流,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詳細內容
教育不只談成績 學習與成長 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香港教育大學
教育不只談成績 學習與成長 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教育是什麼?曾擔任過校長,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校長特別顧問、田家炳基金會董事局副主席戴希立認為,一直有參與香港教育制度改革的工作,學校教育,依然是他最大的著眼點。「簡單來說,學校對學生最重要做到兩個功能——學習和成長。除學習知識外,亦要幫助他們在學習生涯中建立德、智、體、群、美,建構一個完整的價值觀。」

詳細內容
致未來最好的我 體驗式學習 發展最佳個人潛能

亞斯理衞理小學
致未來最好的我 體驗式學習 發展最佳個人潛能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學校最大教育方向是做最好的我,我們深信每個孩子都有長處,不需要與別人比較,但每天都要有進步,自發學習,與自己比較。」有關教育,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亞斯理衛理小學校長林德育在與《教育專業》的訪談中,分享了這句理念。做最好的我,是作為一個學生的責任,也是作為一個全人的最佳素質。

詳細內容
教師視角: 2019 / 2020 年, 我們該對教育有何展望?

教師視角: 2019 / 2020 年, 我們該對教育有何展望?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2019/2020學年將會成為這十年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為什麼有這樣的推論?我們先來看看現時的教育狀況。

詳細內容
為升小子女選擇合適的小學

為升小子女選擇合適的小學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升小攻略 升小攻略 教育資訊

家中有升讀小一的子女,家長們需要為孩子好好規劃及預備,甚麼學校才合適?

詳細內容
孩子升小,家長們準備了嗎 ?

孩子升小,家長們準備了嗎 ?

教育傳媒 升小攻略 專家分享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升小攻略 教育資訊

家中有即將入讀小學的子女,家長如何協助孩子身心成長, 迎接來年升讀小一 ?

詳細內容
家長必修課 - 陳美齡怎樣令孩子發揮最大潛力?

家長必修課 - 陳美齡怎樣令孩子發揮最大潛力?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陳美齡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深深體會:真正的教育在家中發生。

詳細內容
從自動駕駛 看學習人工智能

從自動駕駛 看學習人工智能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教育資訊 教案分享

新學年開始,學校都為新一年的課程作準備。於剛過去的暑假我便參加了不少人工智能教學的相關教師工作坊,為來年設計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在廣泛的理論學習內容當中,透過自動駕駛汽車的實驗學習人工智能,是真正可讓同學體驗人工智能開發和其威力的難得學習經歷。

詳細內容
自創音樂教學法課程書 理解音樂背後真諦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
自創音樂教學法課程書 理解音樂背後真諦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案分享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相信許多音樂老師都會有此疑問:「學生如何才算掌握或學懂一首歌?」即使是一首簡單的歌曲,也含有不同組合的拍子、節奏及旋律,例如一首耳熟能詳的兒歌《瑪莉有隻小綿羊》,當中也包含了「附點節奏 」,究竟我們應該怎樣向學生教授一些比較複雜的節奏或旋律呢?當然,傳統的方法就是透過不斷重複的聆聽,最終學生一定能夠把整首歌曲唱出來,但是他們對歌曲又有幾多的了解呢?即使歌曲已經印在音樂書上,除了憑記憶想起課堂上播放的歌曲或動作外,又會有多深入的理解呢?如果一旦教授的歌曲是學生從來未聽過,那過了一段時間,他們還懂得拍打歌曲內的節奏或自唱出歌曲內的旋律(唱名)及歌詞嗎?還是純粹憑記憶把堂上播放過的音樂單純唱出來?

詳細內容
如何透過運動增加學生自信

基督教神召會梁省德小學
如何透過運動增加學生自信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三年前我走進這一間沒有任何體育隊伍的學校,當時學校完全沒有任何運動氣氛,很多家長學生都不重視體育。我一直堅信透過體育能改變學生的處事態度,重拾自信,甚至幫助學校將來有更好的發展,所以三年前我首先成立第一支校隊,就是田徑隊。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