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短板」教育
最近我參加了校內一個十分有意義的活動,名為「長幼同心辯論會」。顧名思義,這活動是由一班長者與學生們共同進行的一場辯論比賽,辯題為「入住安老院舍是讓長者獲得全面照顧最佳選擇」。當日,長者隊伍個個精神矍鑠,雖已退休多年,但寶刀未老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絕不比年輕人遜色;而我校學生亦不敢怠慢,在老師的指導下作好準備,從容應戰。
詳細內容打開英語閱讀能力不好之謎(一)
閱讀就是要理解文章,但是大家很多時會忽略其中一個閱讀困難的原因,便是文章背後的作者是怎樣寫作呢? 能出版書籍或在報紙刊登文章的作者,絕大部份是擁有專門知識的權威,試問他們怎會用顯淺的句子結構或詞彙寫作呢?
詳細內容楊潤雄局長專訪:保持優質教育機會 鼓勵學生放眼國際發展
作為中西文化交融的多元社會,香港的教育發展一向秉承傳統,面向國際。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分享,香港的教育制度及理念與社會的特色緊緊相扣,制度偏向西化。早前政府為業界落實了不少優化政策,對於未來的教育發展,楊局長期望能與業界緊密溝通,聆聽意見,一同邁步向前。
詳細內容老柏生局長專訪:教育為首 重視質量 緊貼時代發展 培養學生正向心境
澳門政府深明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關鍵,一直貫徹「教育興澳、人才建澳」的施政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本年度更預算80億澳門元作教育經費,提高教育質量。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又是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擁有三文四語獨特語境的優勢,三文即中文、英文及葡文,四語即粵語、普通話、葡語及英語。教育暨青年局發揮這些優勢,努力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讓青年可以做好準備,抓緊相關的機遇。
詳細內容教師視角:兩地教育體系全面解析 推動交流發展
香港跟澳門的關係如同兄弟,我們有着相似的背景,曾經都是殖民地,於廿一世紀前同時回歸中國,兩個地方都擁有豐富的外國色彩、思想及文化。我們兩地教育於這個西化體制下,經歷近百載,讓我們兩地學生懂得中國文化,亦具備西方特質。為進一步擴闊兩地學生國際視野,近年有很多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包括我們JSIT)等都經常到澳門交流,我們可以預見香港與澳門將會有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機會。
詳細內容
香港教育大學
提升小學中文科科主任規劃與管理能力:從設計測考卷出發
如果我們希望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作一次身體檢查。如果我們想知道自己是否過重,BMI方程式(即是將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大概可以給我們提供答案。如果家長或教師想知道孩子的學習表現,很自然的就會想到一份測考卷。
詳細內容從遊戲中 學習運算思維
自2015年政府提出推行STEM教學,不少學校便積極於課程中加入相關元素,當中尤其在電腦及科技學科中,不少學校都加入運算思維訓練,教授學生編程元素。過往編程是專業技能,而且編碼亦不是常人能理解,但現今於中小學所教授的編程不單容易入手,更可讓學生於遊戲中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之餘,亦鼓勵同學發揮創意。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