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教師如何裝備自己?

新一代教師如何裝備自己?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界近年來出現不同的議題及挑戰,特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位同工需要在短時間內學習不同新的知識,確實不容易。在這一段時間,大家也在探索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網上教學、使用不同類型的直播軟件、學習使用 iPad 平板電腦或學習拍片剪片等,這對於教師來說,是一項新的挑戰。有見及此,我亦於這段時間反思如何當一位全方位教師,並歸納以下三點與年青新一代教師作分享。

詳細內容
圖書館同迎課程優化

圖書館同迎課程優化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優化課程迎接未來 ‧培育全人啓迪多元」報告中建議訂定的優化方案,期望為學生創造空間及照顧學生多樣性。「閱讀」正擔當着極為重要的角色,透過廣泛閱讀及閱讀優質的文學作品,為學生學習各門學問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學生通過語文學習,更有效地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

詳細內容
「寰宇遊學」網上交流平台 突破地域限制 開拓廣闊視野

「寰宇遊學」網上交流平台 突破地域限制 開拓廣闊視野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旅遊製作」設立線上互動平台「寰宇遊學」,學生可以透過手機或電腦,參加世界各地的深度遊。首階段會以「一帶一路」國家為主題,地點包括和越南、新加坡、澳洲、摩洛哥和亞美尼亞,以生活體驗形式拍攝,由專業導遊帶領,讓學生即時享受猶如親歷其境的旅遊樂趣。

詳細內容
優化課時 推動創意元素 規劃應用學習

優化課時 推動創意元素 規劃應用學習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2020 年 9 月,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專責小組)最後報告提出六項方向性建議,其中強調藉優化高中核心科目(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通識教育),為學生創造空間。應用學習課程的總課時為 180 小時,而每個應用學習中文課程的總課時為 270 小時,故此,學校可鼓勵學生善用釋放的課時,並按自己能力、興趣和職業志向多選修一個選修科目(包括應用學習),藉此擴闊視野,豐富學習經歷,增加他們對行業發展的認識,為未來升學及就業作好準備。

詳細內容
聯校語文課程 為學生創造機會——梁式芝書院 周淑敏校長

聯校語文課程 為學生創造機會——梁式芝書院 周淑敏校長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教育資訊

自優化課時後,因應教學制度的轉變,學生學習策略也有所調節。我們鼓勵學生更加專注於現有的科目之中,將來新學制不再是 3322+X 的趨勢,反而是走向 332+A,換言之,通識科的角色轉變之後,釋放課時的同時也在釋放學生的精力。我們鼓勵學生盡量讀好 3X,至少能打好原本科目的基礎,爭取最佳成績。

詳細內容
模式一課程 發展更自由——訪問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 黃慧文校長

模式一課程 發展更自由——訪問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 黃慧文校長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教育專業 教育資訊

應用學習的課程種類繁多,但選擇權應該讓學生自己掌握在手中,從自己的興趣出發, 而不是由學校決定。

詳細內容
啟動模式二 支援友校推行應用學習——訪問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 許振隆校長

啟動模式二 支援友校推行應用學習——訪問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 許振隆校長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校長專訪

學校教育一向以因材施教為原則,在 HKDSE 考試中,校內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兩個或三個選修科目。而優化課時後,更能照顧到學生的多元發展。

詳細內容
開放創造學習空間 擺脫傳統學習思維——訪問新界校長會主席 邱少雄校長

開放創造學習空間 擺脫傳統學習思維——訪問新界校長會主席 邱少雄校長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校長專訪 校長專訪

教育局推出的應用學習課程多年來一直在優化過程中,以前是職業先修課程,學生修讀完畢隨即投入職場,沒有過渡空間。邱少雄說,現時應用學習課程的課程功能已出現重大轉變,課程範圍覆蓋廣泛,內容已隨時代大幅度改善。

詳細內容
優化課時下 突破傳統限制 以應用學習迎接未來

優化課時下 突破傳統限制 以應用學習迎接未來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專家分享

教育局去年(2020 年 9 月)接受了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的建議,提出優化高中核心科目,合共釋放了約 250 個小時的課時。今期《教育專業》的主題故事將探討學界對於優化課時的看法,其後延伸至應用學習課程,期望讓學生從中學習有關知識和理論,並透過實務參與,加深對行業的了解,提早發掘自己的興趣和潛能,從課程中規劃未來人生。

詳細內容
多元發展為國際趨勢 重整課程以追上時代步伐——專訪團結香港基金社情研究主任 何杏研

多元發展為國際趨勢 重整課程以追上時代步伐——專訪團結香港基金社情研究主任 何杏研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團結香港基金社情研究主任何杏研指,宏觀世界各地的高中課程,只有香港如此特別,用一個公開試(即 HKDSE)銜接大學課程。她指出,世界各地具有 OECE 水平的高中生,約有 42%從應用課程畢業,芬蘭則高達 55%。在如此大環境下,香港要趕上國際步伐,應該由推動應用學習課程開始。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