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模式 推動國情教育

跨學科模式 推動國情教育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國情教育有助於培養學生對自己國家的認同感,通過學習國家的歷史、文化和價值觀,能夠了解國家的發展歷程,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貢獻。南屯門官立中學自 2021 年 4 月成立「國家安全教育統籌委員會」,協助學校以全校模式推動和維護國家安全及國家安全教育相關的策略和措施。學校從「認知」、「情感」、「實踐」三方面出發,作為推動「國民教育」的基石,成功培養學生對社會和國家關切愛護的情懷。憑藉多元全面的國情教育策略,余淑萍老師、陳漢龍老師、陳逸聰老師、陳啟煜老師、梁美莉老師成為 2022 年優秀教師選舉國情教育組入圍特選嘉許獎小組得獎者。

詳細內容
課程兼顧全方位發展 接觸科學基礎知識

課程兼顧全方位發展 接觸科學基礎知識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 10 月 25 日發表的《行政長官 2023 年施政報告》繼續支持推動 STEAM 教育。報告中提及將會開設小學科學科,以強化學生的科學和創意思維,並預留約 2 億款項向資助小學添置教材教具。這是能夠配合國家「科教興國」的其中一項措施,讓學生可以從小學階段接觸科學的基礎知識,打好根基,對往後的學習發展將大有裨益。

詳細內容
培育 STEAM 精英 提升科學教育質素

培育 STEAM 精英 提升科學教育質素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為配合未來發展創科的大方向,政府進一步於中小學大力推動 STEAM 教育,包括開設小學科學科,在 2023/24學年公布課程框架,2025/26 學年起推行;在 2023/24 學年開展數學課程的支援項目,提升學生數學應用的能力;以及加強發掘和培育本地 STEAM 精英。我們樂見政府繼續推動 STEAM 教育的發展,裝備學生新時代需要的能力,為社會培育更多 STEAM 精英。

詳細內容
制定清晰課程框架 提供恆常化教學支援

制定清晰課程框架 提供恆常化教學支援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現時的小學一年級學生,當他們大學畢業投身社會工作時,大概已是 2040 年。作為一位小學校長,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2040 年代的工作需要些甚麼技能,而現今教育系統是否能協助學生預備好自己?另外,香港以及國內的未來發展以創科為主,作為教育界持份者,我們的使命在於培訓足夠的科研人才,以支援將來社會的發展。所以我們期望學生能於小學階段已有堅實的科研學習基礎。

詳細內容
推動學科專門化 提升學習成效

推動學科專門化 提升學習成效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 STEAM 教育,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宣布,將於 25/26 學年起於小學開設「人文科」及「科學科」,屆時常識科將被該兩個科目取代,藉以強化學生的科學和創意思維,並預留約 2 億元向公帑資助小學發放「一筆過津貼」,提升設施及設備。科學科和人文學科的分拆使得教學更加專門化,學校可以聘請相關專業的科任老師,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成效。

詳細內容
科學小幼苗 成就大未來

科學小幼苗 成就大未來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行政長官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及由 25/26 學年起,分階段開設科學科及人文科,以逐步淘汰現時的常識科。現時的小學常識科推行逾 25 年歷史,一直以來眾說紛紜,筆者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同時作為小學生的家長,有機會了解到不同持份者的意見,藉此機會與讀者分享和交流。

詳細內容
科學教育一脈相承 中小銜接 奠定牢固基礎

科學教育一脈相承 中小銜接 奠定牢固基礎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施政報告》提出,小學常識科兩年後分拆為「人文科」和「科學科」。學生能早些接受科學思維訓練,有系統教授科學的基礎知識,讓小學科學科更容易涵接中學課程,中學階段的學生有更多學習和研究科學的時間和空間,有利學生發展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的知識、技能及態度。我相信這個發展有助培養香港科技人才,更有助建立香港創科企業。

詳細內容
拆分常識課程 有利整體規劃

拆分常識課程 有利整體規劃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常識科的前身是社會、自然及健教三個科目,於 1996 年綜合成常識科,以便整合三個學科的內容。近日,特首在 2023 施政報告提及有關小學教育方面,會於 2025/26 學年將常識科分拆成人文科、科學科。

詳細內容
擁抱「一帶一路」機遇 裝備學生應對 全球化挑戰

擁抱「一帶一路」機遇 裝備學生應對 全球化挑戰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日前教育局提出有關小學常識科分拆為人文科和科學科的政策引起了廣泛討論。作為校長,我對這個政策對非華語學生的影響表示關注。我們需要探討這個政策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以及非華語學生是否具備應對學科變化的能力。

詳細內容
以學生為本 秉持教育信念 發掘生命真善美

以學生為本 秉持教育信念 發掘生命真善美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鄭麗娟校長今年 9 月由副校長接任校長一職,新崗位帶來新挑戰。如何秉持學校的教育信念,帶領教學團隊邁步向前,為孩子提供與時並進的優質教育,營造愉快多姿的校園生活,成為鄭麗娟校長接任後必須面對的課題。今期新校長對談,鄭校長將分享如何善用自身經驗與優勢,推動教師團隊的專業發展,培養下一代優秀教育工作者,繼而肩負教導學生知識、技能、態度的重任。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