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
首設粵劇教學獎 鼓勵研發嶄新教案
早於十九世紀,香港便受地緣文化影響,視粵劇為主要娛樂活動之一,上至節慶和醮會,乃至平日消遣娛樂,港人都會扶老攜幼一同共賞粵劇。時至今日,粵劇慢慢淡出大眾目光,新生代多對粵劇不甚了解。香港教育大學(教大)粵劇傳承研究中心首辦「全港中小學音樂教師粵劇教學獎 2022」,以推動粵劇文化薪火相傳,鼓勵老師在校內進一步推廣粵劇教育,促進粵劇教育的發展。
詳細內容
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
推廣價值教育 以生命影響生命
我從事教育界超過廿載,過往從不同的教育崗位中積累經驗。承蒙天父的引領、辦學團體的信任和支持,讓我踏上校長的新旅程,擔任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的校長。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實在任重道遠。人們常説:校長是學校工作的指揮棒,是一校之「魂」,校長必須有前瞻的理念和與時俱進的思想,不斷裝備自己,才能造就一所優秀卓越的學校。
詳細內容
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
團結溝通發揮所長 乘風破浪邁步向前
古語有云:「創業難,守業更難」。尤其近年面對入讀小學的適齡人口下降,老師和學生的移民潮等因素,都為學校帶來不少衝擊。新學年,我轉任到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擔任校長,就我而言,絕對是一個新嘗試和新挑戰。這所學校歷史悠久,學術成績優異、學生表現出色,以及教師團隊專業。作為新任校長,我會繼往開來,帶領學校邁步向前。
詳細內容
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
幸福校園載主恩 啟發潛能求創新
作為第二年入職的新任校長,在啟動價值觀教育之旅以及啟發學生潛能的大前提下,本人與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團隊同心協力,開展學校發展的新里程。
詳細內容教師夢.飛翔計劃 為準教師提供獎學金
由招商局慈善基金會贊助,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辦的「教師夢 ‧ 飛翔計劃」回應教育需求,透過「準教師獎學金」,向具備優秀學業成績、對教育有抱負的基層學生,提供獎學金及不同學習機會,包括專業培訓、學術交流活動、職前支援及輔導等,鼓勵準教師於中學畢業後修讀教育課程,日後投身教師行列,向學生灌輸正確的價值觀,作育英才。除了向得獎者派發獎學金之外,大會亦提供其他不同的學習機會供得獎者參加,讓準教師持續獲取適切的學習及教學指導。
詳細內容掌握「緩解七式」 擊退開學焦慮症
近年疫情反覆,同時考驗學校、父母與孩子三方的調適能力,從面授課轉為網課,自悠長假期變成只有短促的過渡周,有專家指這種特殊情況可能令學童的「開學焦慮症」(Back-To-School Anxiety)變得嚴重。有見及此,今期《香港教育雜誌》將為一眾讀者拆解「開學焦慮症」的特徵與高危族群,並邀請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梁敦瑜校長和東華三院方樹福堂幼稚園高頴思校長介紹「緩解七式」,藉以對抗開學焦慮,讓往後每個開學日,都能成為孩子愉快成長的新開始。
詳細內容數字詞彙,你懂嗎?
香港剛剛在7月1日慶祝了回歸25週年,是一個很有歷史紀念價值的日子,而筆者的文章也不知不覺地在《香港教育雜誌》刊登至第61期,真是非常榮幸!讀者或知道25週年的別稱就是「銀禧紀念」,英語為Silver Anniversary or Silver Jubilee,其實其他週年紀念或時間英語,也擁有不同稱號,今期讓我跟大家介紹一下。多學幾個,將來買禮物或寫心意卡時可大派用場!
詳細內容音樂充當營養補充劑 調節焦慮、孤獨感
第五波的新冠疫情令香港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香港人口密集,令很多家庭難逃「一個中,個個中」的命運。當患者在家隔離期間,一整天只能在房間內活動,對身心都是煎熬,此時,音樂如何提供協助?原來音樂可以在戰勝新冠疫情上扮演兩大角色:1)作爲調節情緒的「營養補充劑」;2)因應康復後腦部運轉較緩慢,音樂可以扮演的「復康運動」。
詳細內容成功非依靠奇蹟
本年,教育局推行首屆「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讓八所教資會資助的本地大學,共有146個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參與計劃,直接取錄具有特殊才華及興趣的中六生。據教育局的公布,首屆計劃共收到來自403間中學的766份有效申請,當中只有186位學生成功直入大學,成功率約25.5%。本校6A班張成寶同學通過重重甄選,最終成功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直接取錄,可喜之餘,學校上下更感欣慰。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