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支援非華語學生 締造友善學習環境
為培育人才,學校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啟發學生的多元智能發展,推動家社校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學校締造優良學習環境及平等學習機會,多角度教學及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從小得着愛的教育,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以及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奠定良好的基石。
詳細內容善用AI教具輔助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如何善用人工智能教具」已成為新學校熱話。基督教樂道幼稚園何敏茵校長去年採購了AI下棋機械人及ChatGPT機械人,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及教學效能,而且在學校開放日成功吸引家長及小朋友的興趣,效果比預料中更為成功。
詳細內容推動國民教育 承傳中華文化
學校以培育幼兒的品德為重點,規劃校本品德課程,加入中華禮儀教學元素,提升幼兒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認識,透過「自然連繫、有機結合」讓幼兒在學校建立良好品德。學校作為「中華禮儀教育項目」2021-22年度優秀先導學校,何校長獲邀擔任幼稚園校長及教師專業發展課程「認識中華文化——傳承傳統美德(修訂)」的嘉賓講者,分享學校推行品德教育和中華禮儀教學的寶貴經驗,促進與業界的專業交流,幫助幼兒從小建立良好的品格行為、態度及價值觀。
詳細內容培養孩子在愛中成長 感恩珍惜·積極樂觀
學前階段是孩子的發展黃金期,成人悉心的栽培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的工作更是任重而道遠,與家長攜手合作,懷著同一目標,邁步向前,為孩子的成長加添正能量及滿滿的愛,建立良好的品格,活出豐盛的人生。
詳細內容愛國幼教 以「修身」哲學融入課堂
現時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主要涉及初小至高中,至於幼稚園又如何建立學生的國家觀念呢?學校在實際執行上,教育局該如何支援呢?基督教樂道幼稚園何敏茵校長認為,很多概念從小培育最好,尤其價值觀方面,幼稚園的教導絕不可少。
詳細內容復課後重回正軌 親子協力 重構生活計劃
復課至今已有一個多月,雖說是一眾家長最期待的畫面,卻同時面對不少難題,諸如小朋友已習慣網課,因而慣性要求使用平板電腦;疫情下有太多衛生事項需要注意,小朋友因而不想外出等等。然而家長除了擔心子女在學術上能否追上進度外,由重新適應校園生活,以至日常作息,減少screen time,以及多做運動等課題,統統都需要協助子女重組生活秩序。以下有些小貼士,可以讓親子協作,一同在新常態下把生活重回正軌。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