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網課、復課
2020年伊始,教育局就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而宣布全港學校停課,校方、校長和教師透過不同教學模式,全力支援學生在家進行學習,以期做到「停課不停學」。至2021年2月,教育局宣布學校在農曆新年假期後,由全校六分之一學生增加至不多於三分之一學生進行面授課堂的安排,而復活節假後,更由三分一放寛至三分二學生可在校上課。作為教師,可以在校內見到更多可愛的面容,心裏着實感恩。故而筆者希望在此分享個人對於「停課、網課、復課在小學不同領域的一些想法,希望藉此與大家繼續在「疫」境中迎刃而上。
詳細內容與時並進 全方位培養學生 STEM 才能
到校直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升小攻略
1989 年創校時,啟發自當時落成屯門交通安全城, 創校校長設計類似的小型交通安全城,配合情景教 學,就此建立了佛教榮茵學校「與時並進」的文化。 來到廿一世紀,科技發展進入全新里程,5G 科技 與物聯網令人工智能更貼近生活,迎接科技挑戰, 佛教榮茵學校可說是手到拿來。
詳細內容跳出框框 提倡移動式自主學習
到校直擊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升小攻略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疫情肆虐期間,為了照顧學生學習的需要,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小學盧秀枝校長直言沒有難度,校方有充足的準備。以兩個三年計劃周期來推動的電子教學和自主學習,播下了自主學習的種子,成果在停課期間顯現。其中包括由決定沒有電腦室的移動式自主學習,到提早考試的行政決策,都證明了在校長的帶領下,再加上老師團隊的努力,令學生得到最好的照顧。
詳細內容網上學習三部曲 開拓自主學習空間
疫情下的「網上學習」模式林林總總,五花八門,是教育界的重大挑戰。然而,本校卻視之為機遇—「善用電子學習,啟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量」,教學以學生為本,持續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建構知識,促進自主學習。
詳細內容沒有上課的開學,怎麼辦?
根據日前教育局局長的宣佈,雖然九月一日將如期開學,但卻是因爲防疫需要而學生普遍不能回校上課的開學,變成「開學而不上學,復課而不上課」的無奈局面。轉眼已到八月底了,正常來說,一間中學怎麼都應該要準備開學的各項工作的了。但沒有學生回校上課,只能進行網上學習的開學,應該如何進行呢?
詳細內容電子教學、BYOD、 網上學習的新路向
「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球肆虐,疫情令多個行業進入前所未見的寒冬,何時才會再見曙光、走出逆境呢?事實上,不止是上班一族,學童所受的影響亦非常大。很多小朋友可能平時不願上學,在經過半年的「在家抗疫」後,反而渴望可以開開心心上學去,見見同學們。
詳細內容跨課程學習 觸動情感 尋找學習的意義與內涵
校長專訪
教育傳媒
升小攻略
到校直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只要到訪過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校舍,實在難掩怦然的心動︰二萬呎農田、偌大舒適的圖書館、多媒體藝術巴士等等,而且處處布置都充滿大自然氣息與社區元素,已經大概猜到課堂的多元趣味。葉億兆校長經常說︰「我希望做到授之以漁之前,先讓學生享受釣魚的湖光山色,確認釣魚的需要與意義,教育的焦點不只內容與技巧,更應在學習的情境脈絡與意義,當學生有所感動,了解學習的意義,便自然愛上學習。」大概因為這樣,舊墟寶湖的學生愛上學校,愛上學習,在多元化的校本課程及獨特的校園環境薰陶下,從成績到品格,得到全面培育。
詳細內容幼稚園面臨營運挑戰 宜有後備方案應對變數
2003年沙士期間,幼稚園曾面臨退學潮;17年後受新型肺炎影響,情境再度湧現。自停課以來,部分幼稚園家長拒交學費、膳食費,甚至引發退學潮,令部分幼稚園承受巨大財政壓力。面對教師被凍薪、放無薪假及裁員的困局,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荃灣商會朱昌幼稚園校長林翠玲建議學校可留意坊間的教育援助基金,為家長提供相關資訊,或協助他們申請,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以舒緩退學潮。
詳細內容把握停課期 與學生一同跳出課本
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向來以「在快樂校園中,培養小領袖」為目標,面對長時間停課,梁敦瑜決定把握機會,讓學生體驗一場另類的學習。梁敦瑜指學校的停課工作分3個階段進行,第1階段當成是新年假的延續,功課較有彈性,主要讓學生自學,例如進行網上閱讀,完成以新年為主題的習作等。直到第2階段,教育局正式宣佈停課,老師便檢視和整合各科在停課間可進行的活動和練習,把彈性的自學模式轉為具系統的學習。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