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培正小學:精心設計研究學習 全面提升學生 觀察及思考能力

香港培正小學
香港培正小學:精心設計研究學習 全面提升學生 觀察及思考能力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傳統教學上多由老師向學生單一灌輸知識,由於學生缺乏親身參與的機會,對所學的知識未必能掌握及有深刻體會。香港培正小學的小六常識科李永威主任、黃智立副主任及龐雋欣副主任,特意為學生設計極具特色的研究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觀察及思考能力,並能對現今的社會議題有所反思。

詳細內容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以中國語文「唱」出品德情意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以中國語文「唱」出品德情意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在這個年代,教育毫不容易,時代變遷了;社會複雜了,培養小朋友的品德情意發展尤其重要。而文字,是最能令學生們有所共鳴及理解的媒介。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的3 位中文科老師,深信中國語文教育除了能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外,還有陶冶性情及培養品德的能力,為了讓學生能更有趣地學習,他們認為中文除了讀,還能唱。

詳細內容
學校傳統與特色 發展獨特的校本體育課程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學校傳統與特色 發展獨特的校本體育課程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專家分享

學校的遠景是希望學生的全人發展並發掘每個學生的獨特性,展現潛能,老師們應定時檢視自身的強弱機危,並考慮學校的傳統、課程的彈性及學生的特性,進行定期檢視課程內容及計劃,不斷進步。

詳細內容
教師如何應付亞健康狀況?

教師如何應付亞健康狀況?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很多人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為灌溉莘莘學子的心田,不遺餘力。」正如上期文章所述,教育工作壓傷了不少日復日,年復年辛勤灌溉,努力耕耘的園丁。中國 教育報曾經推出調查問卷,了解教師健康問題。結果顯示,51% 的老師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34% 的老師有輕微疾病。這也意味着85% 的老師健康問題非常值得關注!

詳細內容
教師全面學位化的優與慮?

教師全面學位化的優與慮?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經過教師團體及教師們多年爭取,終於在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落實公營「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並建議學校最遲於2020/21學年全面落實。有教育界人士坦言,隨着全面學位化落實,「同工不同酬」的問題似乎得以解決,教師的薪酬全面亦提升:中學學位教師(GM)頂薪逾$71,000元;小學助理小學學位教師(APSM)亦逾$58,000元,但其實仍存在隱憂。

詳細內容
教聯會教師體育節2019揭幕 同工同樂

教聯會教師體育節2019揭幕 同工同樂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聯會年度盛事兼品牌活動——教師體育節已踏入第12屆!有賴來自全港200多間學校、逾1,400名同工支持及參與,活動順利舉行。除傳統的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籃球、躲避盤比賽外,親子體驗項目亦載譽繼續舉辦,當中包括旱地冰球、穿雲箭、室內單車及家庭羽毛球等,讓一眾同工寓運動於家庭樂。今年新增輕排球比賽,以滿足擅長不同球類活動的同工。

詳細內容
5月至6月假日好去處

5月至6月假日好去處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家長可留意5月至6月假日活動,讓孩子寓學習於娛樂:

詳細內容
升中前的語文銜接準備

升中前的語文銜接準備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升中攻略

小六學生即將畢業,很多在小學時對語文科很有信心、成績理想的學生,甫升上中學卻開始覺得中文科是難讀的科目。

詳細內容
規劃升學前路

規劃升學前路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過去《香港教育雜誌》主題故事探討了不少有關中、小學的教育議題,今期主題故事特地採訪了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為同學放榜作好準備,在此感謝他們為讀者提供重要的資訊作參考。

詳細內容
迦密愛禮信中學:關愛機會 登高望遠 創造機會 擴闊學生視野

迦密愛禮信中學:關愛機會 登高望遠 創造機會 擴闊學生視野

教育傳媒 到校直擊 升中攻略 教育傳媒 校長專訪

「我們一直關心學生需要,除了因應學生的成長階段,為不同級別的學生訂立不同的學習目標外,更樂於為學生製造機會,讓學生開拓更廣闊的視野,找出自己興趣,並勇於作出嘗試,全面發揮潛能。」 ——何玉芬校長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