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識捱?

職涯,識捱?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DSE 考試過後,中六的同學便要各奔前程,作為校長當然希望他們找到理想的發展。所謂理想發展,必然需要耗費很大的努力及腦力方可找到的。在現今複雜多變的職場生態,如果青年人追求的是舒服及穩定,恐怕很難得償所願。換言之,在職涯中「捱」是必須的,但如果能夠將努力明智地投放在合適的領域,將來的成就將不同凡響。這就是「識捱」的力量!

詳細內容
從兩個層面推動 STEM 教育

從兩個層面推動 STEM 教育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社會瞬息萬變,十多年前,有誰想到網上購物、電子支付,隨着供應鏈及速遞的發展,改變了整個世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單重視學生現在的學習,更需放眼將來,着力培育未來人才。學校推行STEM 教育,目的在於讓學生透過學習科學及科技知識、技能及態度,希望同學能透過動腦筋、動手做,及早掌握如何應用科技,使他們能夠在社會中快人一步,獲取更多知識、技能。

詳細內容
讓家長成為推動學校閱讀的一分子

讓家長成為推動學校閱讀的一分子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當提起在學校推廣閱讀,除了透過學校老師舉辦不同的閱讀推廣活動外,大家可有想到,家長也可以成為在學校推動閱讀的其中一位重要分子!學校透過不同模式的活動,讓家長與孩子培養親子閱讀習慣外,也可以帶動家長成為學校推動閱讀的一分子。

詳細內容
資訊科技與國家安全教育

資訊科技與國家安全教育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局自 1998/99 學年起,推行多個資訊科技策略和電子學習措施,配合培育學生終身學習,達致全人發展的教育改革目標。一直以來,業界在電子學習資源的質與量方面均投放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以促進不同科目/學習領域乃至學生課堂內外的學習。

詳細內容
校本 STEM 專題研習 發掘學生興趣潛能

校本 STEM 專題研習 發掘學生興趣潛能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界近年積極推動 STEM 教育,促進學生全人發展。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以「喜愛學習多探索 ‧ 動手參與常製作 ‧ 智趣經歷齊開創」為題,開展校本 STEM 教育計劃,並成立 STEM核心小組,推動全校共同參與。為配合課程發展及照顧學生的能力需要,學校適時調節課程及推動不同科組,設計一系列 STEM 學習活動,包括進行 STEM 專題研習活動、推展家校合作延展模式等。學校憑藉與時並進的優秀課程管理,成為2022 優秀教師選舉教育管理組的小組得獎者。

詳細內容
STEM 糅合自主學習 認識太空科技 培養高階思維

STEM 糅合自主學習 認識太空科技 培養高階思維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界近年積極推動 STEM 教育,甚至進一步將「藝術」(Art) 融入「STEM」中,鼓勵學生互相討論及探索各學科知識,達至活學活用,通過在課堂上「動手做」、專題研習等互動性高的學習活動,教授學生更深入理解不同知識和概念。鳳溪創新小學常識科何禮全老師配合學校課程發展,結合自主學習和 STEM 教育,以「太空科技」為教學主題,強化學生思維發展,教導他們運用自主學習模式,理解太空科技背後的發展意義,藉此培養高階思維能力。何老師亦憑着其出色創新的教學方案,成為 2022 年度優秀教師選舉教學組的得獎者。

詳細內容
虛擬就業體驗助建生涯規劃教育 設計真實個案片段 快速認知職場需要

虛擬就業體驗助建生涯規劃教育 設計真實個案片段 快速認知職場需要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界越發重視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生涯規劃亦被視為持續和終身的過程,同時是全人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不但可培養學生認識自我、個人規劃、訂立目標及反思和修訂的能力,更能了解到各升學就業及銜接培訓的途徑、職業操守及職場資訊。為帶動生涯規劃教育,為香港年青人帶來更真實的職場體驗,馮錦婷、殷錫輝及胡以就憑藉嶄新的理念,成功獲香港教育大學「教育 + 與社會企業家基金計劃」(EASE Fund計劃)支持,創立「KeWeYa 可為也」,作為一站式在線職業平台,通過互動項目和在線職業資訊,讓學生早一步走進職場世界體驗,模擬職場生活,並為企業及社會打造未來人才庫。

詳細內容
寰宇遊學 港珠澳的遊學世界

寰宇遊學 港珠澳的遊學世界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24 小時通關,疫情期間也沒有關閉的口岸,說的就是港珠澳大橋,現為全世界最長跨海橋隧組合公路,不用 1 小時,源源不絕的金巴將乘客從香港送到澳門或珠海,來回的車費更比過往單程船便宜得多,有助三地交流。除了熟悉的澳門外,大橋接通更加快連接廣東省西面城市和五邑地區,今次從港珠澳大橋繼續介紹短程的大灣區遊學地點。

詳細內容
工業 X 創科 引領未來 掌握專業 激活發展動能

工業 X 創科 引領未來 掌握專業 激活發展動能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香港政府近年致力推動「再工業化」,聚焦以物聯網、人工智能、新材料及智能生產工序等範疇為基礎,糅合創新科技及「工業4.0」,提升香港競爭力。當中需要大量技術專才從事相關工作,為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就業選擇及流動機會。因此,不少學校皆舉辦活動以加深學生對創科及工業的認知,讓他們及早對升學、職涯發展作好準備。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力恒博士表示,隨着北部都會區的大力發展,推動創新科技及先進工業,將帶來龐大的發展機遇,因此同學必須及早裝備自己,了解不同行業及升學選擇,以待日後發揮所長。

詳細內容
齡記.80載 活力無限 推動創新書寫未來

齡記.80載 活力無限 推動創新書寫未來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科書作為傳遞知識、文化、歷史、價值觀的載體,不但對學生的學習有所裨益,更能滋養個人成長。齡記書業集團(下稱齡記)1943 年成立之初,以「真善美廉」為宗旨,出版優質價廉的中、小學課本,致力於普及、推動香港教育的發展。齡記 80年來一直堅守優良企業傳統,秉持出版「具學術水平、重視知識基礎」的課本,藉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基礎。同時,齡記藉着 80 周年之際,更遷進新辦公室及設計新的公司商標,寓意努力不懈地奮發前行,朝着「年輕」、「活力」的發展路向邁進,讓產品能夠滿足和適合現今學生、教師的需要。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