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創造美好學習環境
教育是國家的基石,而教師則是這基石上的支柱,其專業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整體教育質量。政府此次的撥款,不僅反映了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更是對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肯定,以及對教師專業發展許下一個長期的承諾。這對於前線教師而言,是一個重大的鼓勵﹗以下是我對這一措施的幾點看法。
詳細內容數字教育發展新里程
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教育局將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推動數字教育,更新初中科學科課程,並支援教師使用人工智能教學。這項政策充分配合國家發展戰略和香港教育發展需要,值得支持。
詳細內容多元文化共融 創設成功跑道 保持積極 追求卓越
朱婉儀校長在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服務了28年,從教師起步,去年升任校長一職。多年來在教育領域長期耕耘,不僅展現了她對教學的熱愛,更體現了對學生的深切關懷。在這所學校中,近半數同學來自少數族裔背景,朱校長如何利用多年的經驗與專業優勢,帶領教學團隊創建融合多元文化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們建立自信,認識自己的潛能,並為他們的未來開啟更廣闊的道路。今期新校長對談,有請朱校長分享此中的經歷。
詳細內容配合小學科學教育四大範疇 推介本地出版圖書
2024《施政報告》強調將香港打造成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推動多項人才引進計劃,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證」和「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截至九月底,已有24萬人才獲批入境,部分各地人才攜同子女到港,帶動學界新氣象,促進學校多元發展。《施政報告》指出將加強職業專才教育,因此中小學生的STEAM教育,即成為了達至上述目標的重要基礎。
詳細內容凝聚前線力量 強化聯校交流
行政長官於《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及弘揚中華文化,繼續落實以不同的策略及措施,舉辦更多活動延伸配合,使國情教育紮根社會。協會自成立以來,一直透過不同類型的學與教活動,加強青少年對中國歷史、國家發展的認識,以及提升他們在課堂的學習動機,培養國民身份認同,希望今後能更上一層樓,讓年青一代傳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及歷史。
詳細內容香港電子教科書協會10周年活動系列 「促進教育和出版業數碼轉型,建構電子教材新常態添實力」計劃
2024年5月3日,香港電子教科書協會於香港數碼港舉行成立十周年的慶典,並宣布由香港創新科技署資助的「促進教育和出版業數碼轉型,建構電子教材新常態添實力」計劃正式展開,此次活動匯集了來自教育、科技和出版各界的精英,共同慶祝這一重要里程碑,並討論推動教育數碼化轉型的未來方向。
詳細內容天地之中.河南 探索華夏文明
河南可說是最被低估的中國旅遊好去處,有着三個世界文化遺產及多個世界地質公園,美味和文化深厚的豫菜也未見流行於香港和廣東一帶,中國古都四個就在河南,被稱為「天地之中」,華夏文明孕育在這黃河中原上,今天讓我們探索一下四個書本上常見的河南古都城市。
詳細內容匠心設計滿足劃時代需要 新校服並肩開創新里程
每一套校服都有其獨特性,代表着學校鮮明的形象與教育理念,因此校服的設計相當重要。合適的設計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歸屬感,還能體現學校的文化和價值觀。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林逸龍校長形容:「校服是小朋友人生中最重要的衣著之一,猶如學生的『戰友』,與小朋友『並肩作戰』。」他認為,優質的「戰友」應發揮三大作用:幫助小朋友建立自我形象、配合他們進行每一個動作,以及共同締造美好的童年回憶。早前,學校與新校服公司一拍即合,設計的新校服相信能發揮上述作用,現已獲得學生、家長的廣泛好評。
詳細內容優秀教師20周年前瞻: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 羅建洋副校長
為凝聚專業力量,鼓勵追求卓越的精神,教聯會自2005年起便舉辦「優秀教師選舉」,來年踏入20周年這個重要的里程碑。多年來,教聯會一直密切關注香港教育的發展,不斷透過調查研究和政策倡議,為香港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優秀教師選舉」時至今日已累計超過700位得獎老師,獎項在教育界具有廣泛和深遠的影響力,為整個教育界帶來新的啟發和思維,注入活力和正能量,在教育事業作出更多貢獻,推動香港的優質教育不斷創新向前。今次邀請2012優秀教師選舉教學組個人得獎者——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羅建洋副校長,分享優秀教師選舉的角色與新一代教師的能力素質。
詳細內容英語互動教學法 高效提升學習效能
小一階段打好英語基礎有助於小朋友的未來發展。然而,學習一門第二語言並不容易,尤其對於剛剛踏入小學階段的孩子而言。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以「Happy Days」為主題進行活動教學,希望一年級同學能夠在一個趣味好玩的環境,學習可數名詞(Countable Nouns)及不可數名詞(Uncountable Nouns),並熟練掌握「there is」及「there are」的句式。計劃成效顯著並獲得嘉許,負責計劃的吳芷欣老師更因此獲得2023年優秀教師選舉教學組獎項。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