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生涯規劃 發掘天賦潛能
東華三院群芳啟智學校是一所為中度智障學生提供特殊教育的學校。自2021年起,學校覺察社會人力需求的變化,優化校本生涯規劃教育,根據生涯規劃的三大元素、六大原則,以校本的八大策略,制訂一套適合中度智障學童職能與性向的評估工具,協助學生了解自身的興趣與能力,並透過創造多元化的職場體驗,讓同學自主地發掘他們未來的路向。此計劃備受嘉許,教學團隊更因此獲得2023優秀教師選舉教育管理組獎項。
詳細內容專為自閉症學童而設的全日制小學 近五成畢業生銜接至主流學校
每個學生都有其特質及潛能,自閉症學生也不例外。不過自閉症學生在社交、言語表達、情緒及行為管理等表現較弱,要令他們在主流學校有所發揮,便需為他們制定高度個人化的學習目標,讓他們逐步掌握必要的學習技巧。奧柏學校作為目前全港唯一、專為自閉症學童而設的小學,便扮演著獨一無二的橋樑,讓自閉症學生軟著陸到主流學校的環境。目前學校近五成的畢業生已銜接到主流學校,當中不乏獲名校錄取,為自閉症學生的未來規劃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詳細內容與子女溝通,一切從了解開始
轉眼間,我的女兒已經13歲了。曾經那個跟在爸爸身邊的小女孩,如今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雖然我是一名校長,自認在教育方面有不少心得,但在與自己子女溝通時,卻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我女兒聰明、活潑和好動,創意無限。隨着她的成長,我漸漸意識到,她真的長大了,我對她的了解愈來愈少。
詳細內容覺察心靈 健康成長
我校一直善用佛化教育的背景,在校內推動價值觀教育,通過課程規劃、課堂實踐及課外活動致力培養學生正知正見。本校以校監衍空法師提倡的價值觀三層架構,即「自覺自利、覺他利他、緣起依他」為核心,規劃課程及活動。在課程規劃中,透過跨科協作推動校內價值觀教育,結合不同科目特點,發展課堂研究及行動活動,讓學生多元呈現價值觀感悟。
詳細內容建立學習型社群 推動教育發展
早在1990年Peter Senge的「第五項修練」(The Fifth Discipline)出版後,學習型组織的研究、討論和實踐在教育界盛行起來。Peter Senge認為「學習型組織」為組織中的個人能持續的擴展能力、創造真正滿意的結果,並培育出新的而且具延展性的思考型態,使共同願景得以實現,而成員不斷學習如何一起學習,正是學習型组織的定義。
詳細內容正向面對學習挑戰
新會商會學校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的整體利益為依歸,其中我們特別強調優先着眼於學生操行與精神健康,為學生提供全方位關愛的學習環境。我們期望新會商會的學生由上學到放學,由學習到活動,都能帶着良好心情,正向面對各項學習。
詳細內容啟發潛能 創建平台 學子成長迎未來
學校一直以來重視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堅信每位學生皆具備可培養的獨特優勢。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習效果,並加強學生的自信心,在 2020 學年起,我們啟動了創新的「築夢課程」,為學生提供一個發掘潛能及培養自信的平台。
詳細內容走進繪本世界.點亮孩子的童心燈
我們生活在一個視覺刺激浮躁的時代,孩子們的注意力往往很難集中在一件事物上。作為幼稚園校長,我卻深深相信,繪本是引領孩子們走進學習奇幻之旅的魔法鑰匙。它不僅能夠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還能滋養他們的情感,引導他們探索自我,豐富他們的內在世界。
詳細內容發揮香港教育優勢 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
新中國成立75周年,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七十多年來,全國人民同心協力、艱苦奮鬥,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香港致力推動「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投身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學生們積極貫徹習主席重要回信精神,將「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的感悟,轉化為熱愛家國的情懷,深刻領悟歷史趨勢,牢牢把握時代脈搏,勇毅前行。本期《教育專業》的封面故事將集中討論香港如何配合國家發展需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引導香港青年深刻認識國家與世界大勢,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共同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詳細內容建設國家級航天教育基地 開啟愛國主義教育新里程
愛國教育支援中心自2022年7月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推動國家安全和國民教育,透過多元化形式,讓學生更深刻認識中國近代史,並舉辦教師培訓,為愛國教育工作提供切實到位的支援。去年,習主席給培僑中學生的回信中,強調愛國教育的重要性,為中心未來發展注入了無窮的動力。為落實習主席回信重要精神,教聯會與中國宇航學會等攜手合作,在愛國教育支援中心成立香港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集航天科技展示、愛國主義教育、航天精神傳播為一體。基地全面展示國家航天科技所取得的突破和成就,為青少年提供一個近距離接觸航天科技、了解國家航天事業發展成就的寶貴平台。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