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尼詩道官立小學
打破沉悶寫作 發揮小宇宙 創作能量同幻想會嚇你一跳
創意,又稱創造力,是指擺脫既有觀念,打破舊有框架而組成的新意念。人的知識有限,卻擁有無窮無盡的想像力,只要敢於創造,每樣事物都能變得有趣吸引。軒尼詩道官立小學中文科蔡苡萁老師把寫作和創意思維結合,通過教授四年級學生腦力激盪及奔馳法,發揮他們的聯想力和想像力來改寫童話故事,改善寫作時言之無物的情況,創作出與別不同的文章。
詳細內容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
善用電子教學平台 尋找三角形特性
三角形是最穩固、堅定和耐壓的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建築物、食物、裝飾品等都應用得上。小學生圖像思維能力發展尚未成熟,加上欠缺技巧,所以分辨三角形種類時難免出錯。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數學科賴永康老師善用電子教學平台,細心鋪排教學,讓學生透過觀察、討論及探究等學習過程主導學習,掌握辨認三角形的技巧。
詳細內容機械臂打開智能教學新體驗 配合不同模組 教學設計更有彈性
不少老師推行STEM教學都會考慮進行編程活動,但礙於技術及成本,通常只集中做軟件層面的編程教學,過程固然可以培養學生運算思維,但欠缺與硬件的整合,無法很好運用在生活例子中。STEM中的Engineering工程在中小學更是較難融入,因學校中較少相關的工具,但往往工程的應用才能有效將所學知識具體化的整合運用。
詳細內容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
溫柔的力量:閱讀經典,與小孩一同以文本感受文化
每天,我們都在經歷文化。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發現到,就當它不存在。它們藏在平常日子裏,宛如無形,中華文化經過千百年的淬煉,它遺傳在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當中。
詳細內容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學習不是苦差 有趣的幼小銜接遊戲課程 讓學生走一條愉快學習路
學習應是一件快樂的事,惟現時很多小孩認為學習是苦差,甚至有厭學的情緒。小孩都喜愛玩耍,具趣味性的學習往往能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鞏固所學。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副校長戴詠賢善用遊戲教學,為小一學生度身訂造每星期一節的「Good Kid Program(GKP)」幼小銜接課程,透過課堂裡的遊戲與有趣練習,讓學生適應校園生活,建立良好品德。
詳細內容楊潤雄局長專訪:保持優質教育機會 鼓勵學生放眼國際發展
作為中西文化交融的多元社會,香港的教育發展一向秉承傳統,面向國際。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分享,香港的教育制度及理念與社會的特色緊緊相扣,制度偏向西化。早前政府為業界落實了不少優化政策,對於未來的教育發展,楊局長期望能與業界緊密溝通,聆聽意見,一同邁步向前。
詳細內容老柏生局長專訪:教育為首 重視質量 緊貼時代發展 培養學生正向心境
澳門政府深明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關鍵,一直貫徹「教育興澳、人才建澳」的施政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本年度更預算80億澳門元作教育經費,提高教育質量。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又是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擁有三文四語獨特語境的優勢,三文即中文、英文及葡文,四語即粵語、普通話、葡語及英語。教育暨青年局發揮這些優勢,努力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讓青年可以做好準備,抓緊相關的機遇。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