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識字」手機程式 一次過學懂中文字的形音義
要學好中文,能辨認出單字是最為重要的基礎,對外國人來說,是很難跨越的學習難點。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的謝家浩博士多年來鑽研中文教育,為了能協助學生建立穩固根基,他與團隊創作了「縱橫識字」手機應用程式,由認識筆劃、筆順、部首、讀音等為起點,帶領學生進入中國語文的浩瀚天地。
詳細內容輔助風道吹嘴設 打破樂器界限 學習古樂不再困難!
享受音樂無分國界,我們不應受地域、身份、社會環境等因素而有所限制。對於希望演奏的人來說,很多歷史悠久的傳統樂器技術門檻較高,很難學習,令很多初學者卻步。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的松信浩二博士身為一名演奏家,同時亦是一位教育者,認為如果樂器使用上花點心思,能夠輔助學生克服技術困難,傳統樂器其實也可以平易近人,人人可學。
詳細內容各種視像會議軟件的利與弊 如何發展停課間的 「電子評估系統」?
2月初,教育局剛宣佈停課,有不少教師都在考慮或討論「會否開展Zoom課堂」;到3月中,便演變成「是否應該轉用其他視像會議軟件,如MicrosoftTeams 或Google Meet等?」原因是因Zoom被揭露存有保安漏洞,加上多國開始禁止學校或機構使用,令香港的教師們亦有不少疑慮,不得不重新檢視有關實時視像課堂的機制。當大部分學校、教師都只顧追求產品的技術,卻忽略了運用資訊科技教學的好處時,筆者從本會問卷調查結果得知,仍然有部分老師繼續使用Zoom,然而,大家對於應用相關軟件的保安意識,亦因此而大大提高。
詳細內容幼稚園面臨營運挑戰 宜有後備方案應對變數
2003年沙士期間,幼稚園曾面臨退學潮;17年後受新型肺炎影響,情境再度湧現。自停課以來,部分幼稚園家長拒交學費、膳食費,甚至引發退學潮,令部分幼稚園承受巨大財政壓力。面對教師被凍薪、放無薪假及裁員的困局,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荃灣商會朱昌幼稚園校長林翠玲建議學校可留意坊間的教育援助基金,為家長提供相關資訊,或協助他們申請,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以舒緩退學潮。
詳細內容配合需要 製作全新自學內容 與學界攜手面對來年挑戰
牛津大學出版社董事總經理吳薇薇女士表示︰「自1月底停課以來,學校老師忙於以各種方法讓學生停課不停學。作為教科書出版社,首要當然是幫助老師應付當前的變動和遙距教學所帶來的挑戰。」
詳細內容出版社多元電子教材 鼓勵自主學習
復課後,即使老師剪裁和重新編排了課程,但上課時數始終有限,教學節奏依然十分緊湊,因此「質」變得比「量」重要。香港教育出版專業協會會長、卓思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志華以小學為例,認為在現時的螺旋式教學法課程下,課程經過剪裁後雖然會變得精簡,但應學的基本知識不會缺少。「學校即使裁走了延伸學習的部分,日後仍可在適當時再教授,或讓學生在暑假自學。」因應此情況,業界增加了網上練習的數量,以往這些練習多以文字形式表達,現在添加了視頻、音頻和多媒體等元素,加強學習趣味。「這些練習不再是從前的操練模式,不只教授硬知識,亦會傳授技能,教導學生如何運用已有知識處理更大量和深奧的問題。」
詳細內容學校停課 老師更忙 莫忽視各方情緒疏導
為了做到停課不停學,每間學校亦有不同的應對策略及安排,電子網上教學當然因應需求而大受歡迎,市面上亦出現大量的限免產品。作為負責帶領學校面對這次挑戰的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認為:「這段時間社會聚焦在電子教學上,但其實教育不只知識的傳播,也講求五育發展,學界應同時關注師生與家長的焦慮及困難,不能只著重怎樣硬塞學習內容給學生,也不能只顧催谷功課。」相對於停課間的教學質素,鄧飛寄語學界,千萬別忽視各方情緒的管理及疏導。
詳細內容把握停課期 與學生一同跳出課本
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向來以「在快樂校園中,培養小領袖」為目標,面對長時間停課,梁敦瑜決定把握機會,讓學生體驗一場另類的學習。梁敦瑜指學校的停課工作分3個階段進行,第1階段當成是新年假的延續,功課較有彈性,主要讓學生自學,例如進行網上閱讀,完成以新年為主題的習作等。直到第2階段,教育局正式宣佈停課,老師便檢視和整合各科在停課間可進行的活動和練習,把彈性的自學模式轉為具系統的學習。
詳細內容停課不停學背後,師生經歷了甚麼?
長達3個月的停課,為達至停課不停學,各種學習平台應運而生,老師都成了KOL,拍片、剪片、直播停不了。同時,業界也反映網上學習存在的種種困難和不足。復課後,大家又要為追趕課程進度而疲於奔命。究竟老師和學生在這期間,經歷了什麼,學習了什麼,得到了什麼?
詳細內容教師專業無可取代 電子教學重點為教學設計
早於停課前已經實行電子課堂的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老師梁子雲,透過豐富的電子教學視野,分享了除實時教學以外,電子教學的世界其實非常廣闊,教師未必只於非常時期應用,如日後能好好融入教學設計,絕對是增加教學效能的強大後盾。
詳細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