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灣區 國際教育樞紐

打造大灣區 國際教育樞紐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2019 年 2 月 18 日,國家正式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等方面作出全面規劃,標誌着大灣區發展邁向新里程。在國家的全面支持下,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添發展動能,為青少年開拓新的空間與機遇。習主席提倡「教育強國」的發展理念,持續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以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作為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區域教育樞紐,香港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能夠服務國家發展需求。特區政府亦從不同方面加速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例如推動香港的大學到大灣區城市合作辦學、開辦港人子弟學校、兩地教師的教育專業交流,以及拓展姊妹學校計劃等,為國家「科教興國」戰略做好人才支撐。

詳細內容
與時並進配合國家政策 建設大灣區教育藍圖

與時並進配合國家政策 建設大灣區教育藍圖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近年,政府推出並放寬多項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赴港工作。其中一項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簡稱「高才通」),通過「高才通」來港的人才往往高度關注子女的求學問題。然而,兩地的教育制度、政策、學校特色等方面存在不同差異,家長在考慮就學問題、報讀心儀學校時,難免遇到疑難需要解惑,如何針對性地提供支援是一個關鍵。另一方面,國家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藍圖中提及,促進兩地教育合作是重要方向。教育局從多方面推動香港與內地的教育交流,積極開展合作辦學、教師交流、學術研討等,與時並進配合國家政策,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學與教發展。

詳細內容
發揮灣區教育優勢 打造國際教育樞紐

發揮灣區教育優勢 打造國際教育樞紐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2019 年 2 月頒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是國家發展藍圖中的重要一環,由習主席親自指導謀劃,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指明方向,使香港、澳門以及廣東 9個城市迎來重要發展契機、促進區域融合。教聯會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推進大灣區教育交流和協作,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主席黃錦良表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發展綱要提到,開放港澳中小學及幼兒教師到廣東考取教師資格並任教。因此,我們隨即邀請了深圳市教育局到教聯會舉辦一系列講座,讓年輕教師了解如何到大灣區發展教育事業。」

詳細內容
聚焦高才需要 增強教育發展動能

聚焦高才需要 增強教育發展動能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自「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推出後,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隨即於去年11 月創立,協會自成立後積極提供不同類型的支援服務,例如發佈高才通家庭子女來港就讀的調研報告,旨在協助高才個人及其家庭順利融入香港生活。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兼立法會議員尚海龍強調,教育是高才決定是否來港的重要因素之一。當高才一家來到香港後,他們首要解決的便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因此,提供穩定的教育環境對於吸引和留住高才家庭來港非常關鍵。

詳細內容
共同成長的同路人

共同成長的同路人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作為學校老師,最大的欣慰是同學取得各方面成就,最近校內有一位中三同學,經過三年努力學習,成為香港島十大優秀學生,她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三年前正是從內地來到香港。學校視所有新同學為共同成長的同路人,老師們明白內地同學在適應香港和學校生活等有多方面的需求。我們通過以下策略,以幫助內地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更好地適應。

詳細內容
內地來港入學熱潮 造就教育新機遇

內地來港入學熱潮 造就教育新機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第一屆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於剛過去的 12月中一連三天盛大舉行,這是香港教育界的破天荒之舉。三天人流不斷,教育展之後,香港學校出現不少收內地插班生的下文。內地生來港入學的需求之大、意欲之強,可見一斑。在疫退通關之後,當本港學額盈餘的寒流碰上這內地來港入學熱潮,會是兩地教育的新機遇。其實,在教育展的前後,也有多個大小不同的展覽、講座、簡介會在深圳舉行,到內地學校介紹香港教育的探訪不乏,讓內地家庭到本港學校參觀亦持續進行。筆者自身及所服務的學校,可說是箇中具親身經驗的見證人。

詳細內容
豐富跨境教育經驗 支援高才通學童

豐富跨境教育經驗 支援高才通學童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隨着政府各項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推行,不少內地高端人才赴港的同時,亦選擇攜子女來港升學。在「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下,部分高才家庭會選擇來港扎根發展,部分則會選擇居住於深圳,往返深圳及香港兩地工作,其子女跨境讀書的需求與日俱增。鳳溪第一小學位處上水,靠近關口,擁有多年招收跨境學童的經驗與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學校的招生對象涵蓋本地學生及跨境學童,深諳不同地區學生的需求及特點,兼顧其在學習、生活甚至交通層面的需要,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支援。

詳細內容
支援優才學生學習英文 開啟國際視野

支援優才學生學習英文 開啟國際視野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政府去年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致力吸引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和高學歷的人才來港就業,探索新的發展機遇。計劃提供豐富的機遇和發展平台,同時加速簽證和居留程序,使高端人才能夠迅速開始在香港生活和工作,他們的子女亦可以以受養人身份來港居留並升學。為支援內地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學校積極採取多種方法,提供全方位的英文學習環境,以開啟他們的國際視野,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通過優質教師團隊、學生為本的教學計劃、國際交流活動以及多媒體教學平台的結合,協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英文,並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詳細內容
貼心教育策略 支援新來港學童

貼心教育策略 支援新來港學童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近年,政府推行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即「高才通」),並吸引了大量內地人才來港,伴隨而來的是其子女在教育上的需求。莫苑萍校長深刻理解人才家庭來港後,在教育上所面臨的困難和需要,為了協助這些學童更好地融入香港的生活,以及順利銜接學校課程,莫校長與教學團隊緊密合作,開展了一系列支援措施,從語言適應、文化融合、家長支援等不同層面着手,加強內地學生與本地學生的交流和互動,並促進了不同文化背景之間的相互理解和融合,使整個學校更為多元、包容。

詳細內容
發揮教育專業力量 支援灣區教師發展需要

發揮教育專業力量 支援灣區教師發展需要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無限的發展機遇,使教育踏上新台階,近年愈來愈多香港教師選擇到大灣區教學,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惟香港與內地教育行業的制度不同,環境不同,讓不少老師對到大灣區教學存在疑慮;同時,亦有老師擔心保障上的問題,對到大灣區教學始終抱持一個觀望態度。那麼,社會上對到大灣區教學的教育工作者有甚麼支援與協助?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