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才環保意識 推動綠色減碳工程

提升人才環保意識 推動綠色減碳工程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政府早在 2021 年發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為四大減碳策略,帶領香港於 2050 年前邁向碳中和,期望在 2035 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 年的水平減半。財政司司長在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當中,提及「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下,政府於今年一月推出「智慧及綠色物流專業培訓計劃」,配合智慧及綠色物流的新發展。在政策和策略相繼出爐的同時,為新一代海事新血加強環保意識,將是長遠推動綠色減碳工程的重要推動力。

詳細內容
把握綠色機遇 培育汽車人才

把握綠色機遇 培育汽車人才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政府積極建設綠色城市,推展不同新能源交通工具的試驗,鼓勵更廣泛使用電動車。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自開校以來三十六個寒暑,致力興辦汽車科技課程。學校與時俱進,憑藉汽車業界鼎力支援,每每跨越日新月異的挑戰。其中最大的突破,莫過於 2020 年榮獲「資歷架構第三級認證」,成為全港唯一開辦「實踐汽車科技文憑」特色課程的中學,自此,更廣受業界團體、商會及坊眾的肯定。

詳細內容
敦品勵學 弘毅致遠 堅定發展志向

敦品勵學 弘毅致遠 堅定發展志向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黃佩芝校長服務潮州會館中學已達 16 年,去年升任校長一職。童年時的經歷以及教師對她的引導和啟蒙,令黃校長早已在心中埋下教育的種子,畢業後堅定地走上教育的路途,以教書育人為己任。歷經學校兩任校長的啟發和幫助,使黃校長更堅定、清晰自身的教育理念,抓緊每一次讓學生成長和學習的機會,好好裝備他們迎接未來更多的挑戰,貫徹全方位生涯規劃的理念。今期新校長對談,黃校長將分享如何糅合多年教育經驗,帶領教師團隊以誨人不倦的心陪伴學生成長,以及如何兼顧家庭和學校的不同需要。

詳細內容
資歷架構走進校園 多元出路發展未來

資歷架構走進校園 多元出路發展未來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資歷架構(QF)提供了一個系統性兼具質素保證的資歷框架推動終身學習,同時配合本地人力資源發展,支持各樣的人才培育課程或項目,構建四通八達,多元發展的學習路徑。於學生而言,資歷架構支援多個範疇上的職業專才教育,並打通商校合作的橋樑為學生提供更多樣的學習選擇,更與生涯規劃教育相輔相成,協助學生開拓未來的路向。

詳細內容
南元朗官立小學 本地遊發現社區文化

南元朗官立小學 本地遊發現社區文化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認識香港,從身邊社區開始,大家有想過當外地朋友來,你會帶他們去哪裡?是中環的山頂看夜景?還是在九龍市中心吃喝玩樂?如果你是新界區的朋友們,不如帶他們在你居住的地方認識香港的文化。南元朗官立小學在今年 2 月舉辦「北區村落文化深度遊」,由吳丹校長和蔡副校領團,超過 40 名小三到小五年級的同學參加,學習新界的鄉村文化和習俗,了解本地和客家民俗的不同。同學們透過這次本地遊學發現香港新界文化,大家都能成為小小的在地嚮導。

詳細內容
代入歷史 深刻反思 培養品德情意

代入歷史 深刻反思 培養品德情意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價值觀教育是青少年立身處世的根本,在學習的過程中佔着重要的地位,國民身份認同則是民族傳承的關鍵。荔景天主教中學中國歷史科團隊精心設計課堂內容和授課形式,推行價值觀教育。學校推出《戰火下的日記》教學活動,旨在透過角色扮演,讓同學代入歷史情境,對國家安全與戰爭進行反思,培育學生對國家、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中國歷史意義深遠,對於同學建構歷史的感知、文化的連繫與身份的認同尤其重要。這項教學方案備受肯定,並獲頒 2023年優秀教師選舉教學研究組的小組獎項。

詳細內容
從航天夢出發 獨特國情教育

從航天夢出發 獨特國情教育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國家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航天事業如日中天,不僅體現了國家在相關領域的光榮成就,更是對世界航天科技發展的重要貢獻,不少人因此萌發航天夢。青衣商會小學文潔碧校長、鄧婉玲主任、盧綺茵主任、林詠嵐主任和倪玖易主任以此為契機,推出一系列科技課程與文化活動,激發學生對國家航天事業的興趣,從而深入了解國情,獲得 2023 年度優秀教師國情教育組獎項,堪稱實至名歸。

詳細內容
新一年新挑戰

新一年新挑戰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2024 年的開始,可能伴隨着新的挑戰。對於特殊教育需求學童來說,每一個新學習階段都伴隨着新的挑戰和機遇。他們面對的不僅僅是學習新知識的壓力,還包括適應新環境、建立新的社交關係,以及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緒和行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採取以下策略來幫助孩子順利銜接新的學習階段:

詳細內容
為學生奠定人生路途

為學生奠定人生路途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在制定本學年學校的年題時,我深思全球人類當前的處境:世界各地戰爭仍未止息,暴力與死傷刺痛着我們的內心,香港近年亦經歷了疫情的挑戰,學生們長時間被困在家中,與世界脫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離、冷漠。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最需要的是重拾「愛」和「自信」。因此,我在開學時選擇了「關愛、信心 - 突破」作為本學年的年題,希望學生不僅僅具備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正確關愛他人和自己。如果我們能夠在校園中相互關懷和支持,就能夠克服各種困難,並充分發揮同學們的動力和潛能。然而,許多人在生活中存在一種「自我設限」的信念,這種信念使學生們缺乏自信,不敢嘗試新的挑戰,從 而阻礙了他們的成長機會。竭力為學生創造更多成功的機會,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是帶領他們不斷進步和突破「自我」的關鍵;對學生心懷關愛和信心,就能夠助力他們邁進理想和目標的成功;堅持為學生奠定人生路途的基石,就能夠讓每位學生都發光發熱!

詳細內容
「一門三校」新格局 糅合粵港澳優勢 優質教育開創理想前程

「一門三校」新格局 糅合粵港澳優勢 優質教育開創理想前程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國家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核心,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近年多間港人子弟學校陸續開校。早前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開辦,與廣州、東莞的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形成「一門三校」的教育新格局,秉承「暨大本色、灣區底色、港澳特色」的優勢,讓香港學子有更多的升學出路。學校策略性配合國家發展政策,在課程、管理、模式方面借鑑香港,培育學生全人發展,使教育與世界接軌。負責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學術管理的香港維港教育集團副總裁孫曉傑表示,這類學校承擔着重要的使命而誕生,不僅為學子創造更多可能,更成為了一個「走出去」再「引進來」的橋樑,培育同學建立知識、視野、胸襟,成為貢獻國家發展的優秀人才。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