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實戰兼備 傳授 AI 及語言文化知識 培育新世代翻譯專才

理論與實戰兼備 傳授 AI 及語言文化知識 培育新世代翻譯專才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翻譯系不僅着重學生的雙語能力,還有其跨學科知識,從理論及實務兩方面鍛鍊學生的專業水平和思辨能力,培育全方位翻譯人才。嶺南大學翻譯系副教授許定欣指出,翻譯系不僅聚焦於語言能力的培育,同時亦開拓學生眼界,打破「讀翻譯只能做翻譯」的觀念。嶺大翻譯課程自 1986年創辦至今,一直與時並進,既幫助學生提升寫作及口語能力,又提供其他不同範疇的教育以及實踐機會,培養他們的開放思維和文化內涵,並借助 AI 時代的科技,成就新世代翻譯人才。

詳細內容
裝備專業競爭優勢 成就業界工程精英

裝備專業競爭優勢 成就業界工程精英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秉持着建設社會,服務社會的使命,開設「產品及工業工程(榮譽)工學士組合課程」(簡稱 PIE)與「物流及企業工程(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簡稱LEE),在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的學習中加入商業元素,成就新時代所需的工程人才。兩個組合課程下各設兩個學士學位課程,同學須修讀基礎課程後,在二年級再選擇學士學位課程。PIE 下設有「產品工程兼市場學(榮譽)工學士學位」(簡稱「PEM」)及「工業及系統工程學(榮譽)工學士學位」 (簡稱 ISE);LEE 下則設物流工程兼管理(榮譽)理學士學位(簡稱 LEM)或企業工程兼管理(榮譽)理學士學位(簡稱 EEM),一個 JUPAS Code,兩款選擇的模式甚具彈性。課程理論與實踐兼備,受權威機構認可,學生畢業後可獲得國際認可的專業資格,使他們在國際上具備競爭優勢。

詳細內容
推動探究式學習 提升學生成就感

推動探究式學習 提升學生成就感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通常扮演着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而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和記憶知識。然而,這種單向的教學方式並不能徹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近年來,教育界積極推動 STEAM 教育,着重「動手做」的教育理念,讓學生有機會將知識應用於生活當中,激發探究的好奇心,培養解難能力。而探究式學習亦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法,與 STEAM 教育互相配合。探究式學習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提問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和批判思維能力。

詳細內容
個性化學習的未來

個性化學習的未來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在現代教育領域中,人工智能(AI)正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特殊教育的理念下,我們應該善用人工智能技術,為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援,促進共融而有溫度的教育環境。

詳細內容
創設友善社區學校 達致社校政商共贏

創設友善社區學校 達致社校政商共贏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在這個被資訊科技產物所包圍的世界中,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經常反思孩子在未來取得成功所需要培養的最關鍵態度和能力是什麼?不論這個世界如何瞬息萬變,我們深信一些核心價值觀,包括正直、善良、誠實和堅韌,以及解難能力、溝通能力及創新思維等共通能力,都是培養孩子成長的永續基石,使他們在未來成為富有同理心、自信、負責任和有韌性的年輕人。

詳細內容
建構專業教師團隊 推動高質量教育發展

建構專業教師團隊 推動高質量教育發展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強國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師,國家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致力推動社會建構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為實現教育強國建設穩固根基。全面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及能力是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關鍵,教育局以「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而教師作為學生的楷模,肩負培育學生正確價值觀及國民身分認同的重任,因此須具備專業能力和秉持專業操守,才能培養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具備國際視野、愛國愛港的優秀人才。政府近年實施多項措施,致力於提升教師的質素,以建設德才兼備的教師團隊。

詳細內容
凝聚專業,服務同工 共同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凝聚專業,服務同工 共同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人才是香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教師是人才培育的關鍵。隨着時代發展和教育變革,教師的角色與專業發展的模式亦要因時制宜,不斷更新。教聯會本着「凝聚專業, 服務同工」精神,為同工提供更多支援和協助,共同推動專業發展,例如邀請不同的專業教育團體、富經驗的前線工作者及專家,舉辦不同類型的培訓活動。同時,教聯會早在 2000 年初已經擔當兩地教育交流的橋樑,協助推展姊妹學校交流計劃,為兩地學校提供專業支援;並配合國家不同階段的發展需要,助力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例如即將在廣州成立的教聯會駐粵辦事處,服務更多大灣區的香港教師,深化兩地教師的專業交流,增進彼此的情誼。

詳細內容
毋忘初心 凝聚專業 推動分享協作

毋忘初心 凝聚專業 推動分享協作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教師專業發展是學校能夠與時並進,提供優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自1984 年創會,香港中文中學聯會至今成立 40 周年。因着會慶,早前相約幾位前主席共聚說當年。大家在交流中,不約而同提及聯會在不同時代均與會員學校一起專業提升,同步前行。由於工作得到大家的認同,會員學校數目由創會的十多間增加至現時達 230 之數。「毋忘初心,凝聚專業」是各位主席異口同聲強調的聯會使命。香港中文中學聯會成立的主要宗旨之一,就是致力為會員學校學生開拓多元升學及合理發展機會。

詳細內容
規劃教師專業培訓 提升整體教學效能

規劃教師專業培訓 提升整體教學效能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不斷與時並進,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亦越趨多元化,涵蓋 STEAM 教育、國民教育及價值教育等不同範疇。教師專業發展是學校提供優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要協助學生學會學習,盡展潛能和健康成長,學校必須掌握教師不同階段的成長需要,妥善規劃專業培訓安排,以促使他們能在足夠支持下踏出成長的一步。作為學校領導,應如何作出適當的安排以提升整體的教學效能?

詳細內容
教育專業招聘平台 掌握求職專業須知

教育專業招聘平台 掌握求職專業須知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每年 4 至 6 月是學校的招聘旺季,亦是準畢業生及現職教師的黃金求職時間,教聯會建立「教育專業招聘」平台,專注服務教育界別,提供不同招聘資源及資訊,協助學校聘請最合適的教職員。「教育專業招聘」不僅瀏覽人數眾多,學校更可以免費刊登招聘廣告,而求職者亦清晰得知職位數量及類別,大大提升入職的機會。截至 5 月份,「教育專業招聘」網站刊登了 8200 個幼稚園職位、2600 個小學職位、4500 中學職位,連繫起每一個教育職缺及人才,大大提升入職的機會。求職者希望爭取心儀職位,其專業知識及教學能力必不可少。梁俊傑校長表示,年青教師是教育界的未來,教聯會定期為準教師舉辦講座,引導他們認識教育的意義,以及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起的責任,為投身教育界作好準備。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