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的AI 應用: 政校企合作與人工智能素養拓展
隨着科技迅速發展,人工智能(AI)已成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育領域,AI應用正逐漸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帶來個性化學習之餘,有效提升師生的教學體驗。然而,要充分發揮AI在教育中的潛力,政校企合作以及強化學生的人工智能素養(AIliteracy)顯得尤為重要。
詳細內容跨領域工商專才 掌握行業發展機遇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創新科技樞紐,正迎來新一輪工業轉型升級的機遇。特區政府制訂《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積極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化」,透過物聯網、人工智能、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推動不同產業鏈邁向智能生產。新型工業化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大量跨領域、跨學科的專業人才。故此,不少學校皆舉辦活動深化學生對創科及工業的認識,幫助他們及早裝備自己,了解不同行業需要。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秉持着建設社會,服務社會的使命,致力培訓新時代所需的工程人才。其課程理論與實踐兼備,受權威機構認可,學生畢業後可獲得國際認可的專業資格,使他們在國際上具備競爭優勢。
詳細內容推廣創科教育 提供學習機會 成就未來創科人才
隨着科技不斷進步和發展,創科教育亦愈趨重要。5月10日,國際青少年創科教育協會(IYSEA)假香港理工大學紅磡灣校園舉辦成立典禮暨委任儀式。當日,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先生、協會創會榮譽顧問及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陳繼宇博士、協會創會榮譽會長及香港電腦教育學會榮譽主席金偉明校長、協會創會主席蔡健瑋先生及所有理事進行簡單而隆重的剪綵儀式。學界與業界翹楚聚首一堂,共同見證國際青少年創科教育協會正式成立。
詳細內容生命教育X STEAM 培養6C核心能力
鳳溪創新小學素來着重培養小朋友的資訊科技素養,配合社會及國家的發展需要,結合資訊科技元素與STEAM教育,發展「生命教育X STEAM」課程,既作為恆常的課程,融合各學科知識,亦設有拔尖小組,透過科目的教與學,進而發展為全校參與的跨學科模式。學生除了知識、技能外,態度亦非常重要,因此學校透過「生命教育X STEAM」課程,培養同學6C核心能力,即創意、溝通、協作、慎思明辨、品格培養及世界公民,成為具備6Cs的「愛.創客」2.0。這項計劃備受肯定,教學團隊更因此獲得2023優秀教師選舉教育管理組獎項。
詳細內容從小說中感悟 由思考中成長
生命教育是青少年成長路上的必修課,領悟生命的意義,啟發心靈成長。過去受疫情影響,青少年缺乏人際交往、活動教學,部分家庭更面臨大環境變動下帶來的壓力,這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容易構成負面影響。培僑書院認為短篇小說有助引導同學思考,因此設計了一系列刊登短篇小說的小冊子,提升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及建立良好的價值觀念。其中包含賞析黃春明短篇小說《死去活來》的文學鑑賞課堂,讓同學從小說中思考,體悟人生、學會關懷他人、探索生命的意義。這個計劃備受肯定,負責人方敏嫻老師更榮獲2023年優秀教師選舉教學組獎項。
詳細內容奧運英語
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簡稱「奧運 Olympics」今年 7 月即將在法國巴黎舉行,筆者希望這篇文章能令大家對奧運或運動的英語術語有更深入的認識。首先由奧運的標誌「五色環 Five Rings」說起:它象徵五大洲和世界各地運動員的團結。奧運的「座右銘 Motto」:「Citius、Altius、Fortius」,它是拉丁文;意思就是「Faster, Higher, Stronger 更快、更高、更強」,代表對運動卓越的追求。參與國家都會準備「國旗 National Flag」及「國歌National Anthem」,預備自己國家運動員在比賽項目中獲獎時使用的。另外「奧運聖火 Olympic Flame」的象徵「火炬 Torch」,由不同的運動員傳遞到會場。筆者最喜愛便是看到可愛的「吉祥物 Mascot」,2024 年的吉祥物名字是「Olympic Phryge」,它的形狀是一頂「Cap 小帽」,象徵「自由 Freedom」。
詳細內容創新多元教育策略 從今改寫成功定義
「求學不是求分數」是老生常談,往往莘莘學子的求學路上卻拘泥於如何考取高分。我們應重新思索何謂教育的真諦,怎樣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至關重要。作為小學校長,筆者想分享如何糅合創新思維,以打造一個能夠培養學生自信心、擁抱多元才能和勇於冒險的學習環境。
詳細內容東華學院銳意創新 助同學啟動未來 成就夢想
於 2010 年由東華三院創立的東華學院,近年在學術研究和新興學科建設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佳績,展現學院學術團隊卓越的學術實力,亦展現師生關愛社群的一面。學院除了在所擅長的醫療護理等傳統專業領域內穩守佳績,更持續在新興交叉學科如醫療資訊及服務管理、應用老年學等方面進行創新性的研究探索,為香港與內地乃至國外的高等教育發展注入嶄新動力,成果斐然。
詳細內容